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30篇 |
免费 | 24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366篇 |
综合类 | 170篇 |
水路运输 | 206篇 |
铁路运输 | 190篇 |
综合运输 | 2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2篇 |
2023年 | 45篇 |
2022年 | 32篇 |
2021年 | 34篇 |
2020年 | 54篇 |
2019年 | 37篇 |
2018年 | 60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25篇 |
2014年 | 55篇 |
2013年 | 45篇 |
2012年 | 63篇 |
2011年 | 52篇 |
2010年 | 65篇 |
2009年 | 47篇 |
2008年 | 31篇 |
2007年 | 48篇 |
2006年 | 32篇 |
2005年 | 34篇 |
2004年 | 24篇 |
2003年 | 19篇 |
2002年 | 19篇 |
2001年 | 11篇 |
2000年 | 24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91.
结合铁路设计人员对三维大场景应用需求不断提升,以及铁路三维GIS技术研究及三维可视化平台开发在勘察设计多专业综合应用方面尚存在不足的现状,开展了基于三维大场景的铁路数字勘察与设计优化技术研究,提出了不同阶段铁路三维大场景的制作方法,构建了铁路勘察设计数据库并开发了后台数据管理系统,研发了大场景铁路线路设计优化与决策系统(简称“大场景平台”),实现了铁路三维大场景网络化构建、多源数据管理以及三维虚拟踏勘、专业调查、线路优化、专业设计验证、成果展示等应用功能。经过铁路工程项目实际应用,大场景平台能够满足铁路勘察设计人员室内开展三维数字勘察与设计优化的应用需求,可明显提高铁路勘察设计作业效率及数字化技术水平,并为设计成果数字化交付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92.
为解决铁路桥梁下部结构建模过程中,参数化程度低、各专业协同数据传递不畅等问题,对铁路桥梁下部结构参数化建模与协同设计应用进行研究。本文为铁路桥梁应用较为广泛的桥墩、基础类型提供了参数化建模方法,提出下部结构协同设计功能的实现方式和流程,并从数据、建模、应用三个层面对开发工作展开论述。在数据层面,提出桥梁下部构件数据结构的定义思路,并基于Bentley平台EC框架建立参数化数据与三维模型间的联系,解决了设计信息的传递问题;在建模层面,基于平台图形接口与参数化模板技术,实现不同截面、不同类型实体的创建,提高了参数化建模功能的适用性;在应用层面,对软件界面及主要功能进行详细介绍,通过将三维参数化建模方法与协同设计数据融合,开发了基于协同接口的三维建模与下部结构计算功能,实现了协同数据的高效利用,保证了三维模型的准确性与设计数据的统一性。该参数化建模方法在通苏嘉甬铁路项目信息模型设计中进行了应用,实现了设计成果的三维可视化分析与各专业接口的快速核查。 相似文献
193.
针对铁路站场平面数字化设计中设备类型众多且空间关联耦合的难点,基于本体建模理论与方法,依据站场设备类型划分各设备的概念,以概念的属性来表达设备的空间约束条件,将设备修改后的联动操作抽象为本体的函数,将站场专业中的规范和标准定义为本体的公理。应用空间一致性检测方法,实现站场平面交互设计中设备的空间约束自动重构及概念的属性同步刷新,开发了站场平面设计原型系统,已在开原西和诺尔盖等多个车站平面设计中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94.
自平衡法试桩承载力的确定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自平衡法试桩相对传统静载法的优点和单桩极限承载力的确定方法,以及自平衡法测试结果向传统静载法的转换方法。通过理论研究和实际工程的对比分析,得到的单桩极限承载力是偏于安全的。 相似文献
195.
196.
在同时使用WJ-7、WJ-8型扣件的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上,进行现场锤击试验和线路动态行车试验,获得2种扣件轨道跨中轨头、扣件上方轨头以及轨道板振动响应结果,评估2种扣件系统减振效果。力锤敲击试验结果表明WJ-8型扣件轨道垂向振动衰减量比WJ-7型扣件轨道高20 dB左右。高速列车通过时,WJ-8型扣件轨道对钢轨振动有更好的衰减,主要由于CRTSⅡ型板式轨道为纵连式,CRTSⅠ型板式轨道为弹性支承单元板式,结构差异较大。研究结果可为高速铁路轨道结构减振方式的优化、设计、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7.
文章介绍北京地铁十号线黄庄站施工过程中,在车站主体结构和1^#、2^#风道施工中采用φ159mm大管棚对车站暗挖结构进行超前支护的施工情况,并对该项技术进行了评价。地面沉降监测表明,其最终沉降值都在事先预定允许的沉降范围内,为暗挖施工提供了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98.
城轨车辆碰撞安全性设计是城轨车辆设计中一个重要问题。文章根据现代城轨车辆碰撞方面相关标准及数据,使用有限元仿真软件对不同速度下的B120型车体进行碰撞仿真计算,观察吸能装置及防爬装置的主要作用,考察整车防碰撞能力,以及防爬器的防爬性能和吸能能力。结果表明该型车体的结构设计完全符合技术协议的防碰撞要求,具有较高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9.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