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0篇
  免费   20篇
公路运输   353篇
综合类   162篇
水路运输   202篇
铁路运输   181篇
综合运输   2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11.
李伟 《天津航海》2004,(2):37-38,12
本文通过从通航环境的角度剖析“中原”轮搁浅事故原因,重点对天津港船舶通航模式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四种通航模式供参考,希望对改善天津港船舶通航环境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12.
简述自主知识产权跨座式单轨列车牵引电传动系统的基本参数和性能要求,阐述了列车牵引电传动系统的牵引/电制动特性、性能计算和线路运行仿真、主电路结构、列车牵引控制系统的设计思路和技术特点。该列车牵引系统已通过线路型式试验和试运行考核,目前正在重庆轨道交通3号线上载客运行,运行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213.
通过对比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历史客流清分数据,得出车站在相同特征日具有相同的客流特征.据此提出以特征日历史客流清分数据为基础,计算得到的换乘站的基本客流数据.再利用AFC系统收集的进出站客流数据修正基本客流的总体大小,利用热敏探头,视频采集等收集的车站关键通道内的客流数据修正基本客流的比例结构,最后基于这些精细化客流数据进行换乘站客运组织管理.  相似文献   
214.
针对当前出现的高速公路互通立交与隧道入口间距较近的工程实际问题,从交通安全、驾驶员反应时间和车辆操作时间需求等角度,提出条件受限情况下高速公路互通立交与隧道入口间距推荐值。在总结工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工程技术和安全管理方面提出安全保障对策。  相似文献   
215.
重载线路小半径曲线外股钢轨侧磨速率明显加快.采用仿真计算结合现场测试,分析我国重载铁路轨道几何参数(超高和轨底坡)对曲线钢轨磨耗速率的影响规律.采用多体动力学软件 NUCARS 建立我国重载货车—轨道模型,改变超高和轨底坡两项轨道几何参数,采用数值积分方法仿真计算车辆通过曲线的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设置合理的曲线欠超高和非对称的轨底坡可改善车辆通过曲线时的轮轨接触状态,降低了轮对冲角、外轨横向力和磨耗指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小钢轨磨耗速率.现场试验段长期观测的数据表明,两种措施对改善小半径曲线钢轨侧磨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16.
介绍复杂网络的基本统计指标,包括点的度、最短距离、网络有效性和介数。在复杂网络理论的基础下,分析新建线路将给整体网络带来的影响,如度的增加引起网络抗攻击性的下降和介数增大引起级联失效现象的加剧,基于度和介数指标的统计来设计新建线路辅助评价思路。根据上海轨道交通2008年线网进行案例分析,统计网络的度和介数指标,说明新建线路应当避免在网络Hub节点换乘,并尽量避免同站多线换乘,从而达到均衡整个网络压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217.
介绍了西江特大桥预应力小箱梁预制场的大型龙门吊的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218.
219.
轨道交通客流的日益增长使乘客在网络上的出行可达性受到影响,当轨道交通处于客流饱和时乘客存在无法上车而被迫留乘的可能性。为分析轨道交通网络可达性的动态变化特征,建立考虑客流饱和条件下的轨道交通网络动态可达性的评价模型;模型以轨道交通网络拓扑结果作为可达性的空间特性,以列车运行计划作为其时间特性。在深圳轨道交通网络上进行案例分析,通过网络客流和列车运行计划,得到乘客在网络上的期望旅行时间,继而得到OD对及车站的可达性指标。结果表明,目前的轨道交通网络中客流需求更大的车站往往配备较好的列车运输能力,以提高可达性,但是受限于列车开行间隔,客流饱和条件下的部分热门车站动态可达性较低。提出可达性评价方法,可用于评价网络中的客流需求与列车运行计划的匹配程度。  相似文献   
220.
"桥建合一"型地铁高架车站,相比于传统的"桥建分离"型高架车站,具有更严重的振动和结构噪声问题.以某典型"桥建合一"型地铁侧式高架车站为工程背景,通过实测列车到发站时站房结构振动和结构噪声响应,分析这类结构型式的响应规律,同时对不同功能区进行舒适度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桥建合一"型地铁高架车站的振动更剧烈,站厅层峰值加速度是"桥建分离"型高架车站的2~6倍;相比于柱顶/底,楼板振动的优势频段为10~60 Hz,低频振动被放大,并在楼板一阶竖弯频率处出现共振;相比于柱顶/底,悬挑端部振动在低频处被放大,受雨棚立柱的约束作用,站台层悬挑端的振动放大效果弱于站厅层;列车到发站时站厅层不满足振动舒适度要求;休息室内结构噪声影响较振动严重,最大超标量为21.02 d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