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45篇
  免费   18篇
公路运输   1535篇
综合类   1715篇
水路运输   864篇
铁路运输   798篇
综合运输   15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500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83篇
  2002年   1155篇
  2001年   1353篇
  2000年   299篇
  1999年   240篇
  1998年   139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目的研究动员后兔外周血间充质干细胞(PBMSCs)的存在频率,并对PBMSCs进行神经元诱导分化鉴定。方法采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皮下注射动员,结合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培养法分离、培养兔外周血样品中的PBMSCs,利用集落形成率分析动员兔PBMSCs的存在频率,并对PBMSCs的神经元分化能力进行体外诱导鉴定。结果动员后的PBMSCs原代培养24h后,可见较多短梭形及多角形贴壁细胞,3~4d后出现集落样生长,传代培养的PBMSCs形态均一、呈长梭形漩涡状生长;未动员的外周血样品中的贴壁细胞少,集落形成少,且易老化,无法传代。集落形成率实验显示,动员后的PBMSCs在每百万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有2.8~10.8个;而未动员组PBMSCs仅有0~3个。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PBMSCs经神经诱导7d后其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元特性核蛋白(NeuN)染色阳性。结论动员剂可提高兔外周血中的PBMSCs含量,所获取的PBMSCs具备神经元分化能力。  相似文献   
152.
故障现象有1辆装用BWK1.4TSI发动机的2008款大众途观SUV,在行驶里程约为16万km时出现了发动机间歇性抖动的故障现象。原地起动发动机观察,每次抖动的间隔在8~12s之间,抖动持续的时间约为1s左右;挂挡起步行车检查,发动机抖动的频率和幅度都有所增大。故障检查连接车博士故障诊断仪对发动  相似文献   
153.
针对当前对MEMS矢量水听器高可靠性、宽频带的迫切要求,设计了2×2单片集成阵列式MEMS矢量水听器。矢量水听器单片集成阵列化可以提高水听器一致性,大幅度降低水听器的制造成本。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Ansys软件完成对阵列微敏感结构机械特性和频率特性的仿真,确定压阻惠斯通电桥的布置及连接方式。对于水听器的研究和应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4.
港口是北煤南运整个运输链中水运、陆运运输方式转换的载体,但港口在提供煤炭转运、堆存、分销配送等各种服务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煤粉尘、含煤污水,同时也产生了大  相似文献   
155.
李军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34(1):56-56,58
从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全过程出发,对实际施工中的工序、工艺技术进行了阐述,并针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6.
157.
防滚和解耦是中低速磁悬浮列车悬浮架的重要功能。本文基于虚拟样机技术,比较分析弹性解耦和几何解耦方式对悬浮架防滚和解耦功能的影响,提出吊杆型防滚解耦机构的防滚和解耦功能是相互制约的,几何解耦方式表现出非对称性,左右模块相对轨道的滚动角不相等,对磁浮列车的安全运行不利。考虑到悬浮控制和轨道不平顺,吊杆型防滚解耦机构应采用半弹性解耦的方式。  相似文献   
158.
159.
介绍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经验,分析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保障和影响因素,探索校企进一步深度合作与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0.
空管系统的安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人的因素、环境因素、机械设备状态和对整个系统的管理。先简要介绍了这四个方面对空管安全的影响,然后重点介绍了人为因素对空管安全的影响。其中在人为因素的介绍中对人的特点进行了分析,介绍了一些基本的研究方法和模型。最后通过对民航空管中人为因素的分析,为空管安全体系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