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84篇
综合类   29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长沙交通学院路桥系道路教研室自80年代成立以来,先后承担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重点攻关课题2项,部省级重点课题13项,横向课题6项,科研经费达200多万元,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部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部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厅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相似文献   
22.
沥青混合料水稳性试验方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通过对不同空隙率条件下的沥青混合料进行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比较了各水稳性试验方法在评价沥青混合料水稳性时的优劣,并对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沥青混合料的水性试验方法及评价指标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3.
环氧树脂混凝土路用性能及其钢桥面铺装施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氧树脂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桥面铺装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路用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由于环氧树脂与固化剂发生的反应不可逆,使其施工工艺有别于其他混凝土.着重研究了环氧树脂混凝土的路用性能、胶粘剂的储存,以及混合料的拌和、摊铺、碾压等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24.
以压实参数和间接拉伸强度评价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华  李宇峙  李映萍 《公路工程》2008,33(2):54-57,63
车辙,又可称为永久变形,是沥青路面的主要破坏形式之一。沥青混合料的破坏过程可由莫尔—库仑破坏理论分析。这种理论认为材料的剪切强度是由粘聚力和内摩阻力共同提供的。间接拉伸试验测出的间接拉伸强度IDT可以较好的表征混合料的粘聚力,但它却无法提供集料内摩擦角的信息。从旋转压实仪(SGC)获得的压实参数可以提供集料内摩擦角的信息,但却无法表征粘聚力。因此,同时利用压实参数和IDT强度来评价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是可能的。研究表明:从APA车辙试验评估的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可以回归为从SGC得到的压实参数、混合料的体积参数以及用马歇尔稳定度仪进行间接拉伸试验获得的IDT强度的函数。  相似文献   
25.
环氧沥青从根本上改变了沥青的热塑性质,而赋予沥青全新的优良物理力学性质.文章分析了热固性环氧沥青开发的技术要求,指出环氧沥青在制备和应用过程中的主要问题.针对钢桥面铺装特性,自主研发了环氧沥青结合料,进行了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其可满足各类铺面的基本要求,后续研究仍在继续进行.  相似文献   
26.
环氧树脂混凝土温度收缩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温度收缩系数是反映材料热胀冷缩特性的参数.环氧树脂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其性质及应用有待进行深层研究.该文通过室内试验,对比相同级配的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及环氧树脂混凝土,分析环氧树脂混凝土的温缩性能,有助于加强对环氧树脂混凝土路用性能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27.
钢桥桥面沥青铺装层应变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钢桥模型上进行SMA和AC沥青混合料铺装层直道疲劳试验,研究重复加载过程中应变变化规律,分析了桥面铺装层疲劳开裂性能。  相似文献   
28.
针对砼嵌挤块路面结构的特点,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面层的施工方法,并对各结构层,特别是面层材料提出了比较具体实用的技术指标。通过试验路近一年运行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9.
重载交通沥青混合料的压实特性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闯民  李宇峙 《公路》2002,(11):86-90
用旋转压实剪切实验机(GTM)设计方法设计的沥青混合料和粗密级配沥青混合料与一般沥青混合料相比,其压实要求高,压实难度大,压实是成功铺筑重载交通沥青混合料的关键因素,从适合的压实限制、压实空间(层厚与集料粒径大小关系)、压实温度和压实作用等几个方面探讨了以防止车辙为主的重载交通沥青混合料的压实特性。  相似文献   
30.
路域生态系统建设原则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阐述了路域生态系统的形成,分析了路域生态系统内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的特点,总结了路域生态系统的环境功能。针对我国高速公路路域生态系统环境状况、生态绿化存在的问题,从生态系统平衡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提出了路域生态系统建设的三大基本原则,即整体性、最优化和可持续发展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