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篇
  免费   9篇
公路运输   146篇
综合类   86篇
水路运输   52篇
铁路运输   32篇
综合运输   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1.
李峰 《江苏交通》1997,(12):21-25
当今世界上交通运输界研究开发的一个焦点就是智能交通系统,这是解决我国道路 慢、车辆发展快这对矛盾的最有效、最便捷的途径。本文介绍了我国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情况以及智能交通系统的研究开发的紧迫性;阐述了智能交通系统在我国的应用前景;最后对我国开展智能交通系统研究开发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12.
313.
对某靠近水库岸边公路段裂缝和沉陷事故的处理,介绍了采用锚杆、抗滑桩与灌浆相结合措施对水库岸坡及临岸坡高填方路段公路路基的沉陷、裂缝的综合加固治理。为类似事故的处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314.
公路绿化与路基工程的植物防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峰 《路基工程》2005,(6):74-75
介绍公路绿化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实施绿化应采取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15.
莫介臻  李峰 《公路》2005,(8):234-238
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厚度和基层模量是路面结构设计中的重要参数。采用3种典型路面结构,分析基层模量变化时的面层最大剪应力和层底弯拉应变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增加沥青混凝土层厚度和增大基层模量能减小层底弯拉应变,有利于获得更长的结构疲劳寿命。同时,基层模量增大使面层剪应力增大。为此,在原有的层底弯拉应变和基顶压应变指标的基础上,提出增加抗剪指标以控制基层模量在合理范围内,防止出现过早的局部损坏。最后,提出了长寿命沥青混凝土路面组合设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316.
加快建设苏州旅游交通集散中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峰  金玉龙 《江苏交通》2002,(11):24-25
提出建设苏州旅游交通集散中心的背景和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中心"的功能和客运车站与"中心"的关系进行了论述,并对苏州旅游交通集散中心工程方案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317.
本文论述了速藤屏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原理,对不同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特点进行了比较与选择,重点论述了速藤屏在岩质边坡及喷浆坡面的施工工艺以及实际应用效果,根据现场实际观测对速藤屏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建议,完善设计模块与养护系统,为我国市政工程岩质边坡生态修复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318.
利用计算机技术使常规机械制造技术与精密检测技术、数控技术、传感器技术等有机结合,改变传统的实验手段和方法,以适应现代制造技术发展的需要,在原有的实验基础上,将机电专业课程及计算机辅助制造等多门学科加以融合,开设大型综合实验。  相似文献   
319.
文章以新文科背景下市场营销专业为研究对象,以实践教学体系为研究目的,以实践教学活动为研究内容,以相应环境资源为支持条件,阐述了基于新文科背景下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应遵循“品德”与“责任”兼备、 “深度”与“广度”并重、“创新”与“实操”并重的基本原则,并构建了具有实效性和可移植性的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模型,主要包括目标体系、主体内容体系、资源保障体系,以期为社会培养出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320.
李峰  曾乐  刘斌  蔡昊  施勤  林治家  郝江凌 《水运工程》2023,(11):173-179
为了进一步改善长江下游重点航段的航标布设方案和航路航法,完善通航环境,探索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辅助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虚拟航标布设优化的方法,并以密集港区临港侧航道、深水复合航道和主航道到港口“最后一公里”航道为例进行应用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电子航道图,针对船舶交通流的船舶轨迹回放、碰撞危险度分析、船舶轨迹线分析、航道门线分析和船舶航标间距分析等方法能够以可视化的手段有效地找到航标布设方案的薄弱位置,为AIS虚拟航标的增设优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