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73篇
综合类   30篇
水路运输   4篇
铁路运输   30篇
综合运输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高次谐波及基波无功电流动态检测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自适应噪声对消技术及人工神经网络(ANN)理论,提出非线性负载高次谐波及基波无功电流动态检测的一种新方法。所设计的谐波检测系统在线训练ANN并具有二级滤波,即使非线性负载运行发生了变化,该系统仍能根据需要快速检测出以下多个参数:基波有功、无功电流,基波位移因数,特定的几次(如3、5、7次等)谐波电流及其余的谐波总电流等。仿真结果证实,该系统所检测出的各项参数的波形畸变和相移非常小。可应用于电力  相似文献   
32.
运用小波理论,提出了一种新方法,准确地捕捉故障发生时的突变信号,并结合行波故障检测和测距理论,计算出故障距离.给出了算法及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33.
结合合蚌客专引入合肥枢纽合肥站的施工准备情况,充分利用既有线零星"天窗"点施工,减少大开通对运输的影响时间。提出了先进的组织理念,合理安排既有线施工。对客运专线引入既有枢纽方案的实施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34.
全风化花岗岩路基施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试验得到全风化花岗岩的工程性质,特别是动强度等性质,提出了临长高速公路风化花岗岩路基处理方法及压实施工工艺,通过路基施工实践检验和沉降观测结果,验证了路基处理技术是合理可行及正确的。  相似文献   
35.
在AC、SMA、OGFC 3种级配形式的沥青混合料中分别掺加国产聚酯纤维、聚丙烯腈纤维和木质素纤维,测定纤维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包括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性、渗水性和抗滑性能,分析了纤维增强沥青混合料强度形成机理.与无纤维沥青混合料试验结果进行对比,3种纤维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聚酯纤维与聚丙烯腈纤维的综合改善性能优于木质素纤维.通过车辙试验,确定了聚酯纤维满足不同交通量下的设计用量.技术经济分析表明,纤维沥青混合料经济效益明显,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6.
以边坡高度12 m,坡度为1∶0.75,共铺设土工格室20层,层厚为0.6 m的某二级公路为原型路堤,设计和制作了9组土工格室加筋和1组未加土工格室边坡相似模型,对土工格室加筋边坡变形和破坏力学机理进行了离心模型试验研究。在试验加载过程中,采用位移传感器测量坡顶的变形,通过摄影照相记录边坡破坏全过程。试验发现,土工格室加筋边坡破坏过程可划分为变形、开裂、局部剪切塑性变形和破坏四个阶段。土工格室加筋边坡的破坏模式表现为加筋区的整体破坏,并与未加筋区有明显的分界线。加大格室高度与层厚比和提高格室长度与坡高之比有利于增加边坡的稳定性,但存在一个临界值。填料强度对土工格室加筋边坡的影响十分突出,边坡坡度对其稳定性的影响则不大。  相似文献   
37.
为了提高山区公路平曲线路段的行车安全性,从几何线形指标、路面状况条件与车辆动力学分析推导出临界侧滑速度与纵向行驶临界安全速度计算公式。将临界车速作为安全行驶的约束条件,提出不同路面状况、能见度条件与交通环境下动态限速值计算方法与行车安全控制标准,并考虑到驾驶员接收速度预警信息后驾驶操作过程,从预警设备组合、工作流程与对策3方面提出速度预警方案。研究成果可为山区公路交通安全预警技术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38.
采用旋转剪切压实法(GTM)对渝长(重庆渝北—长寿)高速公路扩能工程路面上面层AC-13改性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进行设计,初步完成原材料选择、级配确定,并对沥青混合料性能进行检验和评价,最终提出在最佳油石比情况下的目标配合比,提高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水稳性和抗车辙能力。  相似文献   
39.
风积沙的压实机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解决风积沙作为公路路基填料难以压实的问题,通过重型击实和振动压实对比试验及理论计算,分析了风积沙的压实机理。结果表明:风积沙无粘性是导致其压实曲线呈双峰值的原因,也是其颗粒在压实时有着特殊运动规律的原因。风积沙颗粒间能否重新排列及压实功是影响压实效果的主要因素,振动加速度对这两个因素均有较大影响。而重型击实只对压实功有影响,因此风积沙的压实应采用振动法。且风积沙振动干压实在工程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0.
为了解决沥青砼罩面中反射裂缝问题 ,首先分析了反射裂缝形成的机理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几点就如何防止沥青砼罩面中反射裂缝形成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