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6篇
综合类   29篇
铁路运输   3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活性粉末混凝土梁受弯非线性全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材料的单轴拉压应力—应变关系,考虑RPC梁受力特性,以平截面假定及数值积分法为基础,根据内力平衡关系编制RPC梁的截面计算分析程序,计算其弯矩—曲率关系曲线。在此基础上利用共轭梁法,进一步得出RPC梁的荷载—挠度关系曲线,获得任意一级加载后的任意节点的位移,从而达到对RPC梁进行全过程分析的目的。用7组RPC梁的三分点破坏加载试验对数值计算结果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RPC梁受力全过程中平截面假定仍然适用,数值计算出的配筋PRC梁的荷载—挠度全曲线、破坏形态以及极限荷载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无筋RPC梁试验结果均小于理论计算结果,且相差较大,无筋RPC梁的最终破坏模式为单一裂缝的脆性破坏。建议设计RPC梁时,在受拉区配置一定量的抗裂分布钢筋。  相似文献   
32.
活性粉末混凝土的疲劳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等幅单向压缩荷载作用下的活性粉末混凝土疲劳试验,研究活性粉末混凝土的疲劳特性。研究表明:循环荷载作用下,活性粉末混凝土的疲劳破坏表现为形成单一临界疲劳主裂纹的破坏形态;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宏观疲劳损伤过程按宏观疲劳裂纹演变模式分为裂纹潜伏、裂纹稳定扩展和失稳破坏3个阶段,且各阶段分别占疲劳总寿命的15%,75%和10%,相应的纵向变形发展也呈此3阶段规律;活性粉末混凝土的疲劳寿命服从两参数Weibull分布,疲劳极限强度可取为其静极限轴心抗压强度的57%;活性粉末混凝土疲劳变形模量的衰减可分为平稳缓慢衰减和急剧不稳定衰减2个阶段,其比例分别为90%和10%;疲劳变形模量的极限值可以取作初始变形模量的0.5倍。  相似文献   
33.
李真  阎贵平 《铁道建筑》2003,(10):41-43
高架桥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是在预应力筋的部位预先留出孔道以便安置钢绞线,养护后再将经过试验检验过的预应力筋穿入孔道,待混凝土达到强度后再进行张拉及孔道灌浆。文章针对北京地铁13号线清河高架桥现浇箱梁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工艺进行概述性的描述,并总结预应力施工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及预防方法。  相似文献   
34.
简支梁桥减(隔)震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采用有限元程序分析了减(隔)震铁路简支梁桥的地震反应特点。隔震支座采用铅芯橡支座(LRB),分析中分别采用三线性、双线性考虑了桥墩、支座的非线性特性。分析结果表明,与线性理论相反,采用减(隔)震支座并不一定显著增大结构的位移反应;此外,桥梁结构的内力和延性需求都大为降低,改善了桥梁结构的受力情况。  相似文献   
35.
公路钢筋混凝土梁基于抗力劣化的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为了研究公路钢筋混凝土梁抗力劣化对构件可靠性的影响,采用了一个时变荷载模型和一个多参数抗力劣化模型,研究了公路钢筋混凝土梁抗弯强度可靠性在服役期内的变化趋势,并基于一实例分析了各影响参数对可靠性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抗力劣化使构件可靠性下降,受拉区钢筋和车辆荷载对可靠性分析的敏感性最大。  相似文献   
36.
提高悬索桥在施工中的抗风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悬索桥在施工阶段的抗风稳定性比成桥状态更易出问题.文中对目前最新的罕加*柯斯顿桥(Hoga Kusten bridge)和假定主跨为3 000 m箱形梁式悬索桥的架设过程,进行了抗风稳定性数值分析,讨论了在施工阶段提高抗风稳定性的措施.尤其是从已分析的情况看,采用迎风侧偏心质量法,并未对颤振稳定极限有明显的改善,而采用交替非对称的架设程序,或应用静止气动附加物似乎更有效.经过对比,若假设施工期间的设计风速比成桥状态低,则主跨为3 000 m的悬索桥在施工阶段比成桥状态更安全.  相似文献   
37.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由于具有减小构件截面尺寸,增加构件和结构的延性等优点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城市桥梁中,其中钢箱梁加混凝土桥面板的组合形式是现在应用很广泛的一种形式.北京南站进站立交作为北京南站改扩建工程的一部分,其结构形式为曲线型钢-混凝土组合梁.目前曲线型钢-混凝土组合型梁的计算理论尚不完善,需要采用专门的有限元软件进行分析,介绍了该桥的设计情况、技术特点,并且采用了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静力计算模块分析了进站立交的其中一个分联的受力情况,并将分析结果与设计软件结果相比较,通过分析表明该分联的设计满足现行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38.
通过建立矩形断面钢盖梁板壳有限元模型,分析了钢盖梁承载性能,获得了其最不利受力部位和极限承载力.四种核心混凝土填充工况的承载性能分析结果表明:钢盖梁核心区内填充混凝土能较好地改善其受力性能、提高其极限承载力并使其刚度增大;核心区混凝土填充量由零增加到0.5H时,钢盖梁极限承载力急剧增大,大于0.5H时,其极限承载力增加很小,根据这一变化,本文推荐的核心区混凝土最佳填充量为O.40H~0.50H.  相似文献   
39.
莲沱大桥动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莲沱大桥的动载试验情况,测定了该桥的自振频率,并将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40.
为了抵抗风荷载的作用,人行悬索桥通常会安装抗风缆。但安装抗风缆后,抗风缆和主缆受力会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悬索桥在设计中面临抗风缆和主缆的共同找形问题。利用ANSYS软件通过不断迭代的方式首先进行抗风缆的找形,然后进行主缆的找形,最后进行模型合并,从而建立整个有限元模型。迭代的方法可以很好的确定带有抗风缆的悬索桥的成桥线形,对于此类悬索桥的建模提供了较为准确的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