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4篇
综合类   10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通过公路探地雷达无损检测技术,采用雷达图像处理技术的工作方法和技术特点,结合工程实例论述探地雷达技术在城市快速路路基、路面检测中的可行性和优越性。研究最终得到关于路面工程厚度检测以及路基缺陷检测等方面的评定。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动荷载作用下胶粉改性沥青路面实际的力学响应,依托“全域路面加速加载试验研究”课题,设计不同掺量胶粉改性沥青与混合料试验方案,采用全域路面加速加载试验设备评价路面结构受力变形,通过加速加载试验获取实测动态应变响应数据,研究各结构层应变响应规律。结合有限元数值模拟,基于所编写的加载程序,研究变温条件下胶粉改性沥青路面各层的动力响应情况。结果表明:采用微观测试、马歇尔试验与SHRP试验分析得到70#沥青改性所用的废胶粉最佳掺量;试验分析得到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技术参数;借助全域路面加速加载试验,构建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了不同路面结构、不同轴载作用次数下的车辙变形规律。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装配式桥梁板体系湿接缝处力学性能不稳定、易变形的问题,提出采用玻璃纤维混凝土-U形钢筋加强方案优化湿接缝性能,以雄安新区荣乌高速荣乌主线桥为背景进行研究。选取主线桥2个试验段(试验段A湿接缝采用普通混凝土-U形钢筋方案,钢筋点焊;试验段B湿接缝采用玻璃纤维混凝土-U形钢筋加强方案,钢筋满焊)进行梁板体系湿接缝性能试验,监测湿接缝处搭接钢筋力学响应及混凝土接触面变形特征,同时对长期运载及强降雨影响下的钢筋受力与混凝土变形进行监测。结果表明:长期运载下,试验段B横筋受力约为试验段A的一半,其中部纵筋承受外力远大于试验段A,边缘纵筋承受外力较少,试验段B稳定性更优;试验段B较试验段A在湿接缝部位变形量小,其稳定性及耐久性更优;强降雨阶段,试验段B较试验段A变形及力学响应波动程度更低,其抗渗能力、耐久性更优。由此可知基于玻璃纤维混凝土-U形钢筋加强方案的湿接缝构造在外力传导、抵抗变形方面具有较强稳定性,不易受恶劣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14.
结合泥石流对公路路基的冲蚀、受力以及泥石流体本身的运动特性.建立了天山公路泥石流路段路基耦合数学方程、物理模型。通过数值仿真软件对其进行耦合数值分析.发现泥石流路基易损部位与实际情况相符,同时解释了泥石流路段路基产生破坏的早期成因,为泥石流病害的治理提供了指导思路。  相似文献   
15.
结合新疆赛果高速公路项目,分析了在低温环境下的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解决方案,并首次使用了国产温拌剂进行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测试.在此基础上又开展了相关的试验路铺筑探索,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引用风沙环境流场理论,分析了路堤断面对流场的影响以及风向对路堤输沙性能的影响。采用风沙环境风洞试验方法,推导出路堤阻沙性能指数与流场速度、路堤边坡坡度、路堤高度的多因素数学模型。结果表明:路堤阻沙性能指数与流场速度呈幂函数变化,与路堤边坡坡度呈负指数变化,与路堤高度呈指数变化和直线变化。  相似文献   
17.
18.
高掺量胶粉沥青因稠度过大和胶粉分布不均,严重影响沥青的应用品质,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也易堵塞管道。为了改善胶粉沥青的稠度,依据橡胶粉和沥青相容性原理,采用热重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仪(FTIR)对胶改沥青的微观结构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胶粉掺量为30%的胶改沥青中提取的有效胶粉含量为18.8%,说明胶粉在掺入沥青时有一部分发生了反应;高温在使橡胶氧化断链形成更多的COOH和CO基团的同时,造成沥青中饱和分的挥发和芳香分的脱水,降低了高掺量胶改沥青的相容性,说明添加活化剂为研究高掺量胶改沥青增容的主要方向;活性聚合剂中有与沥青饱和分相容的C链和与芳香分相容的苯环,可改善橡胶粉和沥青的相容性,降低胶改沥青的稠度;含30%胶粉的胶改沥青被溶剂刻蚀后,其表面在SEM下能观察到尺寸小于30μm且分布相对均匀的白色颗粒;活性聚合剂能在不提升施工温度的条件下有效解决高掺量胶粉沥青稠度过大和胶粉分部不均等问题,提高胶粉沥青的应用品质。  相似文献   
19.
采用美国环氧沥青、日本环氧沥青两种钢桥面铺装材料在不同厚度下分析铺装层受力变形规律。推导出铺装层最大拉应力、剪应力与弹性模量、铺装层厚度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铺装层最大拉应力、剪应力同铺装层弹性模量均可用多项式4次方程拟合,铺装层表面横向最大拉应力随着铺装层厚度的增加而减小,横向最大层间剪应力不随铺装层厚度增加而减小,而是在铺装层厚度处在40~50 mm之间有一个峰值,而后随厚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荒漠地区4种常用沥青流变性能,按照规范采用DSR试验设备对原样沥青的流变参数进行对比分析,得出荒漠地区四种常用沥青流变性能规律。结果表明:相位角δ变化规律排序为:橡胶改性沥青> SBS改性沥青>KLMY 70#>KLMY 90#;复数剪切模量变化规律排序为:橡胶改性沥青> SBS改性沥青> KLMY 90#>KLMY 70#;抗车辙因子G*/sinδ变化规律排序为:橡胶改性沥青> SBS改性沥青> KLMY 70#> KLMY 90#。研究表明,掺入橡胶粉的改性沥青可显著提高沥青的抗剪切的流变性能。研究结果可为荒漠地区高温条件下掺入橡胶粉改性剂的沥青路面提供长寿理论支撑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