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通过室内144个试件和现场300 m试验段13个试件的试验研究,进行了掘进煤矸石基本物理化学特性以及水泥稳定掘进煤矸石的力学性能、抗冻性能研究,并通过扫描电镜(SEM)分析了水泥稳定掘进煤矸石的微观结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室内试件7 d无侧限抗压强度随水泥掺量的增加而增大,最小值为6.2 MPa(水泥掺量4%),满足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极重、特重交通基层要求;最大值为9.2 MPa(水泥掺量6%),比《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中要求的强度最大值提高了31.4%。基于回归分析,建立了现场与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关系模型。室内冻融循环试验表明,水泥掺量5.5%的室内试件抗冻性能较好;微观结构表明,由于现场施工工艺(碾压、铺摊等)的影响,现场试件出现少量裂缝。 相似文献
22.
24.
25.
针对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设计中参与专业多、设计精度高、工程周期短以及BIM数字化交付要求等问题,进行了BIM技术在项目中的研究和应用。依托钦州7#~10#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项目,在设计阶段开展BIM技术应用,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并基于三维可视化场景和数据结果,深入探索BIM应用价值,通过三维化的虚拟方式呈现自动化码头的装卸工艺。同时,结合业主方对项目BIM全生命周期的要求,在设计阶段BIM应用过程中考虑了施工阶段应用的分段和编码要求,推动了BIM技术在项目全生命周期中的落地和工程信息的流转。探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BIM设计应用技术路线和解决方案,可为BIM技术在类似项目中的应用与推广提供实际借鉴。 相似文献
26.
27.
采用图像处理分析技术观察SMA沥青混凝土及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在荷载作用下其粗集料移动轨迹的变化,定量描述SMA沥青混凝土粗集料构架形成机制、抗车辙能力成因、粗集料材料形状组合因子偏差等因素,建立粗集料移动轨迹与车辙量的行为模式,研究SMA沥青混凝土材料荷载行为,以使其应用于公路及机场路面能完全发挥其特性。研究结果表明:SMA沥青混凝土粗集料碾压过程中粗集料趋向水平方向移动,且移动量小,粗集料构架处于最稳定阶段,故SMA沥青混凝土车辙量较小,抗车辙能力较好;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中粗集料趋向垂直方向移动,粗集料移动量大,容易造成粗集料构架不稳定,故沥青混凝土车辙量较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