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19篇
公路运输   42篇
综合类   27篇
铁路运输   19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戈壁地区高速铁路路基填筑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戈壁地区的路基填料以粗颗粒、低含水量为主要特点,国内外关于戈壁地区填料用于高速铁路路基的研究很少。为给兰新高速铁路第二双线的修建提供技术支持,通过试验段柴窝堡工点的现场试验,分析了填料的性质,提出了戈壁地区高速铁路路基填料碾压工艺等一整套的填筑方法以及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2.
张立刚  刘重庆  杨有海 《路基工程》2011,(4):123-125,128
结合兰新高速铁路第二双线试验段戈壁地区路基工程实际的试验结果,总结出了路基工程填料及填筑质量控制标准的施工工艺。对于徐工XSM220型振动压路机,路基基床以下路堤按静压1遍+弱振1遍+强振2遍+弱振1遍+静压1遍,即可达到压实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43.
不同崩解条件下泥质红砂岩路用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工程实践表明红砂岩在遇水情况下易崩解,且崩解后红砂岩的物理性质变化较大。以湖南长沙某环保科技园工地现场泥质红砂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崩解试验和击实试验对不同条件下红砂岩的崩解情况和红砂岩崩解后的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密度等物理性质进行试验研究,表明不同崩解条件下红砂岩崩解后的差异性,为红砂岩在路基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4.
郑西客运专线水泥土特性与挤密桩承载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对路基变形的严格要求,路基的长期变形稳定性主要取决于能否很好地解决地基问题和路基填料问题,包括处理措施选择及工程施工质量。通过室内土工试验和理论分析,研究了水泥改良黄土的压缩特性、强度特性、水稳定性;同时进行了现场水泥土挤密桩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水泥土挤密桩在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方面有很好的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45.
确定水泥土挤密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水泥土挤密桩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效果显著,其承载力的确定关系到路基的长期变形稳定性。在郑西铁路客运专线现场载荷试验基础上,结合有关理论及规范,采用相对变形法和回弹法确定承载力,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6.
弹性位移反分析法在乌鞘岭隧道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乌鞘岭隧道穿越F7断层段所取得的量测资料,将计算区域内的岩石视为均质各向同性体,初始地应力假设成均匀分布,侧压力系数λ>1,推导出圆形隧道解析解另一种情况,建立有限元弹性问题优化反演分析模型,对两者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围岩区域内的水平侧压力系数和综合弹性模量,为挤压性断层中隧道的支护设计、施工组织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7.
依托在建银吴客专某区段粉质黏土、粉土、松散砂土等松软土地基处理工程,研究螺杆桩在高速铁路路基地基处理中的施工工艺、承载及沉降特性。结果表明:在黄土地区粉质黏土、粉土、粉细砂地层中,可以形成螺杆桩螺纹段桩身,成桩质量良好;通过静载荷试验得螺杆桩复合地基具有较好的承载性能;路基填筑完成时地基沉降为18.05~24.54 mm,填筑完成6个月沉降增加值为1.37~2.06 mm,地基渐趋稳定;由此可知,地基沉降变形主要发生在填筑期间,表明采用的螺杆桩设计参数,能够有效控制该地区粉质黏土、粉土、松散砂土等松软土地基的沉降。  相似文献   
48.
通过调查兰州至乌鲁木齐高速铁路浩门—大梁区间线路冻害情况,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气象条件,分析涵洞及涵路过渡段冻害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冻害整治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兰新高速铁路浩门—大梁区间位于深季节冻土区,冻害多发生于低路堤、浅路堑、零断面换填路基、涵洞及涵路过渡段,且涵洞和涵路过渡段冻胀量较大;发生冻害涵洞为下沉式小型涵;路基和涵路过渡段基床底层及以下部位多为细颗粒含量较多的B组粗颗粒填料,填料含水率约13. 4%~15. 0%,属于弱敏感~敏感性冻胀填料。可采取设置渗水盲沟、入冬前封堵涵洞出入口等措施防治冻胀。对于冻害严重的涵洞及涵路过渡段可在涵洞内壁铺设保温材料,涵路过渡段中设置纵向疏干排水孔、两侧设置保温护道。  相似文献   
49.
王长虹  杨有海 《铁道学报》2007,29(2):132-135
工程材料受力变形的性态常与时间有关,这类现象一般称为材料变形的黏性效应,材料发生随时间而增长的变形时,如果始终处于弹性受力状态,则称发生的变形为黏弹性变形。结合乌鞘岭隧道穿越F7断层段所取得的量测资料,将计算区域内的岩石视为均质各向同性体,初始地应力假设成均匀分布,采用三单元模型,对有限元黏弹性问题进行优化反演分析,得出围岩区域内的水平侧压力系数和所使用模型中的弹性模量和黏滞系数。反演分析表明,该隧道发生较大变形的主要原因是较大应力场的存在、围岩的软弱和较强的蠕变性。结论可为挤压性断层中隧道的支护设计、施工组织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50.
太中银铁路穿越毛乌素沙地的西南缘,沿线分布有固定、半固定沙丘和流动沙丘、沙地,其中定银线的梅花井—宁东区段(梅花井段)沙害严重。根据其沙源情况与沙害特点,采用了远阻近固的沙害治理措施,固沙措施为草障植物带。基于太中银铁路梅花井段的风沙治理体系,分析评价了草障植物固沙带在降低近地表风速、减少主风向输沙量、提高地表粗糙度以及不同沙层的含水率、植株成活率及生长状况等方面的效益,并得出相应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