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27篇
综合类   9篇
水路运输   4篇
铁路运输   2篇
综合运输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为解决平行流交叉口左转多次停车问题,实现同一相位放行左转、直行和右转车流的同时,所有流向车辆最多停车一次,对平行流交叉口进行设计,提出两种设计方案,对比已有方案,选择左转右置的平行流交叉口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优劣. 根据车流运行特征,以车辆不存在二次停车,车车不冲突作为约束条件,建立优化模型,并进行效益分析. 结果显示,与传统经典十字交叉口控制相比,平行流交叉口使通行能力提升60%以上,车均延误下降约 70%. 本文提出的控制策略,在不牺牲车辆权益的情况下,能消除左转和直行冲突,提升交叉口通行能力,为平行流交叉口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2.
为解决平行流交叉口行人与机动车冲突问题,考虑行人与机动车在冲突点为寻找间隙穿越的交替穿插的抢行博弈过程,重新设计行人过街信号相位方案,提出人车搭接相位行人过街模式;考虑行人专用相位过街模式,给出两种行人过街模式的信号控制策略;构建优化模型,并对模型等价变换,降低计算复杂度.结果显示:常规交叉口处于高饱和状态时,两种行人过街模式下平行流交叉口分别降低了73.8%、50.3%的车均延误,故人车搭接相位过街模式效益更优;人车搭接相位过街模式与不考虑行人过街模式相比,交叉口车均延误仅增加 0.6~3.8 s⋅ pcu-1 .研究成果可为平行流交叉口行人信号配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3.
针对基于强化学习的车辆驾驶行为决策方法存在的学习效率低、动作变化不平滑等问题,研究了1种融合不同动作空间网络的端到端自动驾驶决策方法,即融合离散动作的双延迟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TD3WD)。在基础双延迟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TD3)的网络模型中加入1个输出离散动作的附加Q网络辅助进行网络探索训练,将TD3网络与附加Q网络的输出动作进行加权融合,利用融合后动作与环境进行交互,对环境进行充分探索,以提高对环境的探索效率;更新Critic网络时,将附加网络输出作为噪声融合到目标动作中,鼓励智能体探索环境,使动作值预估更加准确;利用预训练的网络获取图像特征信息代替图像作为状态输入,降低训练过程中的计算成本。利用Carla仿真平台模拟自动驾驶场景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训练场景中,所提方法的学习效率更高, 比TD3和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DDPG)等基础算法收敛速度提升约30%;在测试场景中,所提出的算法的收敛后性能更好,平均压线率和转向盘转角变化分别降低74.4%和56.4%。   相似文献   
44.
45.
汽车世界已经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哪一款车还与刚推出的时候保持着很多的一致甚至完全一样的话,那它一定是偏执狂,这种事情只有两种情况,一个是无理取闹,一个是经典得让人舍不得改变。这期主角属于后者,作为奔驰最冰冷方正的一员,G-Class它很偏执,但它狂吗?  相似文献   
46.
熊小华  杨璐  刘安  汪军 《公路》2023,(9):295-300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成本管理的价值不仅体现在项目效益提升方面,还体现在推动项目顺利实施建设方面。一旦项目实施期间存在严重的超支问题,显然会阻碍项目施工建设的进度,因此必须要提高对项目成本管理的重视。在项目成本管理中引入全生命周期理论(Project Life-cycle Management, PLM),首先,介绍了全生命周期理论的内涵;随后,探讨了其在项目成本管理中所体现的优势,并对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结合项目成本组成要素,建立LCT-PCMM项目成本管理模型,提出全生命周期理论下各阶段项目成本管理的措施。实践表明,应用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的项目成本管理的措施的实施,可有效提升项目成本管理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