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19篇
综合类   28篇
水路运输   10篇
铁路运输   15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就混凝土桥梁裂缝的种类做以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2.
采用有限元方法,开发相应的用户子程序,将Mohr-Coulomb弹塑性本构与地基土体弹性模量随深度连续增加非均质地基模型相结合,分析了地基基础的埋置深度、地基的非均质性等因素对其沉降变形的影响.  相似文献   
23.
推导了与轮对纵向、横向移动速度和摇头速度相关的三个一阶微分方程,并将其作为轮对蛇行运动的激励,代入考虑转向架纵向、横向和摇头运动的柔性转向架二阶微分方程中.使用该模型计算三种动车组在轮对初始横移量3 mm下的构架和轮对蛇行频率及在构架1~8 mm横移量下的构架蛇行频率,计算结果表明:CRH2和CRH5型车的蛇行频率较为接近且低于CRH3型车的蛇行频率.使用推导的动力学微分方程对国内某型时速350 km动车组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当运行速度为350 km/h,轮对初始横移量为3 mm,等效锥度为0.14时的构架蛇行频率为3.0 Hz,说明该型动车组实测构架端部加速度出现的2.9 Hz振动频率为构架蛇行频率.研究结果表明:该二阶微分方程能够反映车辆在实际车轮踏面锥度的下蛇行运动规律.  相似文献   
24.
为了更加合理地计算平面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对停止线法的计算公式进行改进.对停止线法进行合理性分析,发现在计算专用左转车道和专用右转车道通行能力时,停止线法受到各车道饱和度之间关系的限制,而其他类型车道的通行能力计算公式没有这种局限性.在挖掘信号配时、车头时距等通行能力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类比直行车道通行能力计算方法,重新构造专用左、右转车道通行能力计算公式,标定其中的折减系数以及相关变量的参考值,并对各类型车道通行能力计算公式进行整合,得到改进的停止线法.通过案例分析,比较现有方法和改进方法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改进方法能够弥补现有停止线法的上述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25.
合理的票价分级策略往往能够使得公交乘客和经营者实现“双赢”的局面.为了制定合理的票价分级策略,本文首先通过SP调查采集乘客的选择意向信息,研究了影响乘客广义费用函数的因素变化规律,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建立了广义费用函数;其次,以乘客广义费用最小和公交经营者经营效益最大为目标,建立票价分级策略的双层优化模型;最后,基于遗传算法设计了该模型的求解方法,并以济南市2路公交做实例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研究的基于遗传算法的公交票价分级策略不仅能够使公交乘客的综合效用增加,而且能够使经营者的收益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26.
地铁线路时刻表的协调有利于节省乘客在不同线路之间的换乘时间,对于同站台换乘的情况,除了要考虑乘客换乘时间外,还需要兼顾换乘客流对冲的安全因素。本文首先建立了地铁列车到站时刻协调优化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MILP)模型,模型以乘客总换乘时间及列车惩罚项之和最小为优化目标,包含列车到站时刻、乘客换乘行为以及换乘客流对冲三组约束条件。接着,本文构造了四个数值算例,使之涵盖两条线路发车间隔的三种关系:两者相等;两者不等且成倍数关系;两者不等且不成倍数关系。结果表明,本文模型针对线路发车间隔的三种关系,均能给出最优解,在避免或减少换乘客流对冲的情况下,使得乘客总换乘时间达到最小。  相似文献   
27.
借鉴轨道交通车辆差速控制技术,在跨坐式单轨车辆走行系统上增设差速机构,可使左、右走行轮以不同转速通过曲线,从而达到改善车辆动力学性能、降低走行轮磨损的目的。建立了带差速机构的跨坐式单轨车辆耦合动力学模型。与常规单轨车辆相比,带差速机构跨坐式单轨车辆在曲线工况下走行轮的纵向力、回正力矩降幅明显,车辆动力学性能更优,车辆走行轮磨损也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8.
声表面波气体传感器器件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声表面波气体传感器器件的结构设计及设计参数的选择,设计了ST和AT不同切向的石英晶体材料做压电基片材料的3种振荡器,通过电性能参数的测试,比较了3种振荡器的性能优劣。  相似文献   
29.
杨震 《综合运输》2009,(9):80-83
本文总结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杂货船运输面临的下降趋势及其原因,分析了杂货船自身的优势,对杂货船运输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认为杂货船在运输市场上所遭遇的困难并不会使其消亡,反而将促使其重新审视自身,找准目标市场定位。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