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12篇
公路运输   35篇
综合类   42篇
水路运输   21篇
铁路运输   49篇
综合运输   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青岛海湾大桥处于北方微冻地区的近海和海洋环境,是作用等级从中等至严重程度的氯盐腐蚀环境。针对大桥的环境气候特征和满足大桥100年结构使用寿命的要求,介绍了大桥所使用的海工高性能混凝土的技术要求和耐久性指标以及所采用的相关耐久性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122.
为弥补传统的居民出行调查方法在都市圈出行调查中的不足,提出一套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都市圈跨市出行方式识别算法,通过分析不同出行方式在出行路径、出行时间、出行地点方面的差异,实现高铁、大巴及小汽车3类主要跨市出行方式识别。首先,在成都市成华区和资阳市雁江区设计都市圈出行试验,招募志愿者采集出行手机信令数据;然后,分析都市圈跨市出行连接信号基站分布特征,再基于Needleman-Wunsch序列匹配算法提取出行路径信息,区分高铁出行和公路出行;最后,针对公路出行方式构建模糊识别模型,划分小汽车和大巴车出行。研究结果显示,在志愿者出行识别中,通过与志愿者出行日志对比,所提模型出行路径识别准确率达93.80%,3种出行方式均被正确识别;在研究区域全部手机用户集计出行识别中,3种出行方式占比大致为12.79%, 1.36%, 85.85%,与成都交通发展研究院2021年公布的《成德眉资区域出行报告》中出行分担比基本相同(12.23%, 1.36%,86.41%),证明所提算法识别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3.
随着既有高速铁路运营列车不断恢复设计速度运行,亟需研究列车运行速度提高对车体加速度的影响规律,进而判断列车提速是否满足乘客舒适性指标.通过对综合检测列车实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及车辆动力学仿真计算,研究不同运行速度条件下的车体振动加速度变化规律以及相互之间的关联关系.结果表明:综合检测列车不同速度实测条件下,车体加速度比与运...  相似文献   
124.
大跨度铁路桥梁在复杂环境下的大变形特点使得矢距差法不再适用于桥上轨道线形验收工作。为了解决400 km/h大跨度铁路桥梁轨道长波不平顺验收难题,首先根据成渝中线2座大跨度铁路桥梁特征,分析裕溪河特大桥与赣江特大桥对车体加速度的影响特征及综合检测列车的敏感波长,结合现有标准给出基于中点弦测法的桥上轨道静态验收策略。然后依据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构建车辆多刚体模型和CRTSⅢ板式无砟轨道有限元模型,系统开展构造余弦波不平顺和实测不平顺作为轮轨激励条件下的动力仿真计算,并考虑桥上纵断面的影响,基于车体振动加速度和舒适性指标给出了400 km/h高速铁路大跨度桥梁轨道静态长波不平顺验收标准。最后通过裕溪河特大桥轨道静动态不平顺和中国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谱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 CR450AF列车在400 km/h下车体沉浮运动的敏感波长为163 m,建议400 km/h高速铁路大跨度桥梁轨道静态长波不平顺采用60 m中点弦测法进行评价;2)桥上轨道静态高低长波不平顺60 m中点弦测验收值不应大于6 mm,轨向长波不平顺60 m中点弦测验收值不应大于4 mm;3)大跨度桥上轨道静态长波轨...  相似文献   
125.
某开通时间较短的高速铁路线路受连续降雨影响,路基沉降快速发展,导致部分区段轨道结构发生变形,使轨道不平顺幅值明显增加,引起车体振动加剧,对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造成影响。为了研究路基沉降引起的轨道不平顺对车体振动的影响,选取典型路基沉降区段连续4次动态检测数据进行时频特征分析,结合建立的车辆-有砟轨道空间耦合动力学仿真模型,研究路基沉降区段轨道不平顺和车体振动加速度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得了路基沉降不平顺波长和状态演变对车辆动力响应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降雨导致的路基沉降对高低不平顺和车体垂向加速度的影响显著,对轨向不平顺和车体横向加速度的影响较小;路基沉降区段的高低不平顺与车体垂向加速度幅值变化趋势和振动频率基本相同,42~70 m波长高低不平顺的幅值增加是造成车体垂向振动加剧的主要原因;依据仿真结果,路基沉降引起的高低不平顺幅值急剧增加会造成行车过程中局部轮轨垂向力显著减小,导致轮重减载率显著增加;对于速度等级250 km/h的线路,建议雨后重点盯控路基沉降点长波高低不平顺的变化,针对车体垂向振动加速度不良区段的养护维修作业,应着重调整42~70 m波长高低不平顺幅值,以保障车辆...  相似文献   
126.
杨飞 《综合运输》2022,(9):95-101
为提高铁路客运量的预测精度,对组合预测模型的权重分配方法及组合方式的预测效果进行研究。综合考虑预测误差及其均方差的影响,构建基于Logit模型的权重分配模型以解决组合预测模型的权重分配问题,并提出模型求解算法。以北京市铁路客运量预测为例,研究BP神经网络、霍尔特线性趋势指数平滑法和ARIMA模型的多种组合方案的预测效果,并验证基于Logit模型的权重分配模型的优势。研究结果表明:线性与非线性预测模型组合的预测精度优于线性与线性预测模型的组合,其中,B-H-A模型的组合预测效果最好,误差低至0.606%。另外,通过与等分权重法对比,基于Logit模型的权重分配模型赋值的权重能提高组合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且适用性更好。  相似文献   
127.
为保障城市占道施工区域的通行秩序和通行安全,文章对占道施工区域的交通特性进行了分析,以此为依据分别就在区域内通行的机动车、行人以及公共交通进行了交通组织,参照作业区交通标志标线规范,提出了占道施工区域的安全保障措施.并以西安地铁3号线施工建设为例,提出了地铁站施工区域的交通组织方案,有效缓解了地铁施工区域的交通拥堵状况...  相似文献   
128.
传统基于后悔理论的交通行为模型对异质性考虑不充分,对真实选择行为的解释存在不足.本文利用韦伯比率,考虑出行者对各方式属性变量感知的异质性,对经典随机后悔最小化模型进行改进,分别建立基于随机效用最大化,经典随机后悔最小化和改进经典随机后悔最小化的选择模型;以网约车选择行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验证改进模型效果.结果表明:3种模型参数标定结果具有一致性,改进模型的拟合优度(0.271)和命中率(75.8%)相较于另外两个模型均较优;改进模型能更好地描述多维属性决策过程中的半补偿原则和折中效应,可以提高模型对真实选择行为的解释能力.  相似文献   
129.
从高速铁路基础设施检测监测及数据分析应用等方面探讨中国高速铁路基础设施综合检测监测技术发展方向。面向高铁工务、电务、供电综合维修生产一体化需求,按照"资源集中、统一管理、综合应用"原则,融合发展综合巡检和搭载式检测设备、统型固定监测装置和小型专业检测仪器,构建铁路基础设施综合一体化检测监测体系;与此同时,加强铁路基础设施运维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利用数据处理、融合分析和数据挖掘技术,提前发现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分析掌握基础设施状态演变规律和预测其变化趋势,并依据设备技术状态进行预防式维修养护。最后,针对我国现有检测监测体系,从综合检测技术、综合维修管理技术和检测数据分析应用方面提出创新意见。  相似文献   
130.
传统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算法假定传感器之间的测量噪声是不相关的,但实际上测量噪声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因而会引起滤波精度的损失.针对该问题,文中研究了测量噪声相关情况下的同步多传感器跟踪系统的测量融合技术.在测量噪声相关的条件下,根据线性无偏最小方差估计理论,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同步多传感器伪序贯滤波算法,该算法不但适用于噪声不相关情况,而且也适用于噪声相关情况.经仿真研究表明,该算法明显提高了航迹的融合精度:在测量噪声相关时,融合精度比传统算法有明显提高;而测量噪声不相关时,性能与传统的数据融合算法相同.仿真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