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63篇
综合类   75篇
水路运输   39篇
铁路运输   55篇
综合运输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王先进 《中外公路》2004,24(5):117-120
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具有社会公益性、经济先导性、军事战略性、资源密集性、网络经济性和规模经济性,这是国外对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属性的基本认识。这些重要认识对各国公路交通政府主管部门的战略制定和政策设计有重要影响,在这些国家出台的重要战略或政策文件中有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242.
介绍了一种新型电力机车辅助逆变器试验系统,采用PWM整流器取代原有风机负载,利用PWM整流器调节逆变器交流侧电流来完成各种工况下试验任务,将能量回馈到系统直流侧循环利用.PWM整流器采用预测电流控制算法,使电感电流跟踪指令电流,三相电流可单独调节用以模拟逆变器缺相、过载等工况.试验表明试验系统具有结构简单,运行稳定,节能降噪等优越性能,可应用于各种逆变器的性能测试.  相似文献   
243.
重庆单轨是我国引进的第一条单轨制式交通线路,由于其线路及道岔的特殊性,道岔转辙设备采用的是电动液压控制系统及行程开关,带动整体钢箱梁或PC梁动作,这与普通地铁轮轨道岔设备完全不同.该道岔控制电路参考了日本单轨信号系统道岔控制电路,并根据国内联锁系统的道岔控制基本原理进行了设计和完善;以五开道岔为例,介绍道岔控制电路的3种模式及动作程序,3种模式分别为联锁系统进路控制、车站值班员手动控制及现场人工控制.  相似文献   
244.
我国在建悬索桥跨度已突破2 300 m,而现行规范尚未给出评定超大跨悬索桥设计刚度的计算方法,致使其刚度选取无据可依。为研究2 300 m级超大跨悬索桥合理刚度表征指标体系,从行车安全性、舒适性的需求分析出发,提出了涵盖竖向、横向、扭转的多维度刚度体系。基于境内外刚度设计指标现状和既有桥梁刚度指标调研,提出了适用于多维度、多参数的刚度设计指标及其限值计算思路。本研究的思路可为同类超大跨度公路悬索桥刚度取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5.
欧心泉 《水运工程》2023,(12):16-21
针对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提出的协调好水、路、港、岸、产、城关系的要求,在分析长江航运发展现状设施条件和运输需求的基础上,运用系统论的方法,把握航运自身发展和协同发展的关系,提出工业化、城镇化、运输结构政策是影响航运发展的3大关键因素,并结合未来沿江地区产业、城镇、交通发展趋势,从巩固长江航运发展基础性地位、处理好航运与沿江地区发展结构调整关系、强化干线主轴核心支撑引领作用、建立可持续的联动发展模式等4方面提出促进航、产、城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研究成果对促进长江航运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46.
针对使用天然气燃料的大功率发动机易失火和易爆震难以实现稀薄燃烧的问题,以ACD320系列中速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为研究对象,开展点火技术研究。首先提出了预燃室火花塞点火和微量引燃油压缩点火的技术方案,开展了两型样机高度通用化的结构设计;然后结合热力学性能计算优化发动机的性能和排放的方法。结果表明:通过提高点火能量来实现气体燃料的稀薄燃烧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47.
针对ZPW-2000A轨道电路高频损耗下暂态响应采用现有方法存在的计算难度大、耗时长的问题,提出在复频域内轨道电路接收端轨面电压的求解方法。首先,基于传输线理论,建立轨道电路传输线模型;其次,利用该模型及节点导纳法,得到节点导纳时域方程并对其进行拉普拉斯变换,考虑高频损耗后将复频域方程变换解耦,求得轨道电路接收端轨面电压复频域解;最后,采用傅里叶变换及Q-D算法,得到轨面电压时域解。在对求解方法进行验证的基础上,分析高频损耗、频率、分路电阻、调谐区状态和道床电阻等因素对轨道电路暂态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时域有限差分法对比,求解方法的误差在8%以内,且计算耗时短;考虑高频损耗的轨道电路接收端轨面电压小于未考虑高频损耗;轨面电压降随分路电阻的增大而减小,而随道床电阻的增大而增大。求解方法可以准确、高效地分析高频损耗下ZPW-2000A轨道电路暂态响应,可为轨道电路的暂态响应分析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