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1篇
综合类   29篇
铁路运输   2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高速、重载轮轨接触表面波浪形磨损及接触疲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列车速度的提高,钢轨波磨现象和滚动接触疲劳破坏现象变得日趋严重,导致较高的铁路运输成本、恶劣的生活环境,而且影响铁路运输安全。在本项目的研究中,建立了较完整的钢轨波磨计算模型,模型中结合了车辆轨道系统动力学、轮轨材料摩擦磨损模型和三维非赫  相似文献   
22.
23.
车辆系统非线性运动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本文通过确定点映射的不动点稳定性,分析了车辆非线性系统的周期运动稳定性。给合实例,采用数值积分方法,得到非线性车辆系统的运动极限环,讨论其稳定性,分析了极限环图的稳定域,并就车辆系统非线性运动分叉现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4.
针对铁路罐车所运输货物的特殊性,研究罐体内液体晃动对车辆系统动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三大件转向架的主要悬挂参数和转向架的选型,以寻求改进三大件转向架货车的动力学性能的途径。1)采用液固耦合系统动力学和多刚体系统动力学,研究平放圆柱形罐体内液体的力学形态。分析液体在  相似文献   
25.
卷首语     
中国开展高速、重载技术研究,改善客车动力学性能和运行可靠性,研制时速270公里、时速500公里等系列高速机车车辆和时速160公里高速贷物列车和重载列车,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可以说,中国高铁铁路的建设速度是前所未有的,是震惊世界的。  相似文献   
26.
中国高速铁路是世界高速铁路发展中重要的一部分,从历史观点(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和全球视野(世界高速铁路发展的延续)两方面重点回顾了中国高速铁路的崛起和发展历程,从宏观角度分析了世界高速铁路发展的时间轴,阐述了4次世界工业革命不断催生交通运输技术的重大进步,指出了世界高速铁路的发展都要经历4个阶段:酝酿、探索、成熟、发展。美国最早提出建设高速铁路,但至今还在酝酿期。日本、法国、德国等仍然处于探索期。只有中国高速铁路已进入快速发展期。围绕中国高速铁路取得的巨大历史成就,阐述了中国高速铁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到自主创新的过程,阐明了中国高速铁路之所以取得世界瞩目的重大成就,从政策层面看,主要是因为中国在吸收各国探索经验的基础上,在政府统筹下集中力量办大事,充分整合和利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的资源优势,创建了轨道交通国家技术创新体系;从技术层面看,主要原因是取得了技术突破、理论突破和试验突破三大重要突破。探讨了高速铁路发展面临的技术挑战,论述了高速铁路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展望了后高铁时代轮轨高铁和磁悬浮高铁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智能高铁、智慧高铁、数字高铁等未来发展思路,以期为中国高速铁路的未来走向和发展提供参考,助力中国交通强国伟大梦想的实现。   相似文献   
27.
28.
我国需要高铁,我国的高铁要引领世界,但“中国高铁”的名片不能丢。我国高铁发展到今天很不容易,我们千万不要妄自菲薄、自废武功,而把机遇拱手让给别人。  相似文献   
29.
卷首语     
速度是一个永恒的目标,就目前而言,中国的高速铁路在世界范围内处于领先水平。在此基础上,中国的列车要提速到400-600公里,则需要开始研究列车运行的真空管道。然而,真空管道的争议一直很大。一位网友曾撰文称:真空管道是皇帝的新衣,1000公里的内径2.5米真空管道线路需要花4312.5亿元购买4312.5万台真空泵,加上维修费,  相似文献   
30.
轮轨磨损的动力学预测及减少轮轨磨损的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志云 《铁道学报》1992,14(2):64-7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