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8篇
综合类   4篇
水路运输   2篇
铁路运输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4年   3篇
  1999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上海铁路新客站不仅整体设计新颖,而且在电气照明设计方面也有一些新的尝试,采用了高效能的新光源高压镝灯,一改过去惯用白炽灯和荧光灯的历史。但其照明效果如何,能否在全路推广,这是节能部门和广大照明设计人员十分关心的问题。为此,我们于1987年12月在新客站正式启用的前夕,对新客站候车室的电气照明状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卫生学调查,并在此基础上,与两个特等站(上海旧客站和北京客站)和一个新客站(西安站)候车室照明状况进行了比较,现将其调查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曹雪玲  涂鹏  许苹  邓月仙 《铁道货运》2011,29(4):20-24,5
通过对我国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现状、安全监控现状,以及国内外道路危险货物运输风险分析研究现状的分析,针对现阶段铁路危险货物运输风险管理研究的欠缺,期望借鉴国内外道路危险货物运输风险管理的经验,构建铁路危险货物运输风险评价指标,建立铁路危险货物运输风险预警模型,并和铁路信息化管理相结合,以便尽早发现和减除潜在危险,并客观地评价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状况。  相似文献   
13.
在确定平面初始位置后,利用计算机绘制"橡皮线"的技术,提供方便实用的操作主线元的交互命令,实现对平面线型线位的动态交互修改,提高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4.
为优化图的数据存储结构,缩小最小生成树构造过程的搜寻范围,提高搜索效率,减小构造过程中的判断,以赋权有向图权矩阵为基础,结合最小生成树性质提出用于存储通风网络数据的表格,并将表格进行分区处理。基于Prim算法和通风网络数据存储结构,提出通风网络最小生成树构造方法并编制相应程序,结合具体通风网络结构以表格方式给出最小生成树的具体构成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权矩阵的构造方法与经典Prim算法对工程算例的最小生成树进行构造分析所得到结果是一致的,同时编制的程序也验证了该方法能够正确有效地构造通风网络最小生成树。  相似文献   
15.
基于遗传算法的道路平面线形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道路平面优化设计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在一个可行域中自动搜索一个最优或较优解。其基本思想是,首先根据平面初始方案形成一个可行方案群,利用遗传运算生成下一代,然后用一个评价函数进行度量,在可行方案中选择最优解。研究表明,遗传算法运用于道路平面线形的优化设计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职业暴露烹调烟雾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免疫球蛋白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转化率为指标,调查职业暴露烹调烟雾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暴露组IgG、IgA和T淋巴细胞转化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且与暴露年限存在剂量-效应关系,说明烹调烟雾对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有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由于船舶撞塌桥梁事故给社会和谐与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如何防止船舶碰撞桥梁事故发生的研究,已成为政府部门、桥梁业主和水上交通主管部门等相关单位亟需认真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应用表面剖分原理,研究了复线铁路三维模型的构建方法,将地形、桥梁、隧道等实体表面分割为一系列规则的曲面,并用格网对其进行描述。将路基的边界点投入到地形三角网中构建新的三角网,并删除位于边界内的三角形,从而将地形与建筑物三维模型拼合在一起形成路线三维整体模型,通过集成AutoCAD及3DS MAX达到对路线三维造型的目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建模速度快,可靠性高的特点。对构建复线铁路线路三维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通过试验,分析了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玻璃和矿渣硅酸盐水泥~水玻璃浆液的基本性能。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以抗压强度为主要指标,对浆液的配比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对两种浆液材料同龄期试块抗压强度的对比发现,矿渣硅酸盐水泥的抗海水腐蚀性能明显好于普通硅酸盐水泥。将优化配比后的浆液用于青岛胶州湾服务隧道地表注浆加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