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23篇
综合类   5篇
水路运输   6篇
铁路运输   7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大连港湾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2006年购进的3台原上海SPMP制造的岸桥,投入使用后多次发生小车张紧滑轮轴承碎裂故障,还频频出现小车张紧油缸高位的现象,即为使钢丝绳张紧,张紧油缸活塞已经伸出到达极限,限位开关动作,报油缸高位故障。  相似文献   
12.
针对弯沉差和唧泥程度与板底脱空的关系在规范中并未有明确说明,且国内外研究也较少的情况,以烟台—威海高速路试验段为依托工程,对板底脱空的弯沉评价指标进行了理论计算,采用贝克曼梁弯沉仪(BB)和落锤式弯沉仪(FWD)对比测量,计算了同板板中、板边中点、板角弯沉差;通过对唧泥观测记录统计分析,提出了根据唧泥高度判别脱空程度的评定标准,分析了唧泥高度的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结合实际钻芯检测数据,建立了唧泥高度与板底脱空量的对应关系。试验路的钻芯复核结果表明,基于唧泥高度的板底脱空判别方法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13.
白城师范学院网络管理中心自2012年开始筹划建立校园安全视频监控系统,从最初的设计到实施,历经一年多的时间才得以完成。这个系统的设计结合了网络通信与视频编码压缩技术的综合优势,由数据采集、视频监控、数据管理三个模块构成。通过这种监控系统设计,使监控、存储、管理的各自独立管理,更能让系统具有安全性性。促进了安全数字校园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塑料梳子的注塑模设计为例,借助模流分析软件Moldflow对其充模时间、体积收缩、气穴、熔接痕和翘曲变形等进行模拟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优化模具设计方案,从而可以提高制品质量,缩短模具设计制造开发周期。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紫外光老化条件下密级配沥青混合料合理粉胶比,测试了不同粉胶比下的基质沥 青与SBS改性沥青胶浆紫外光老化前后的物理性能和化学组分。通过分析试验结果,可以得出:适量矿粉的掺入可以提高沥青的抗紫外光老化能力,其中基质沥青胶浆在粉胶比为1.0~1.2 时,软化点最小增量为1.6℃,针入度最大变化率为55.00%,延度最大变化率为56.19%;改性沥青胶浆在粉胶比为0.8~1.0时,软化点最小增量为1.2℃,针入度最大变化率为69.62%,延度最大变化率为59.00%,改性沥青胶浆抗紫外光老化能力优于基质沥青胶浆;在两种沥青胶浆的化学组分中,沥青质和胶浆含量均呈先减少后增大的趋势,而改性沥青胶浆中的饱和分和芳香分含量明显高于基质沥青胶浆,其中饱和分含量最大增幅为7.53%,可以根据饱和分含量的变化评价改性沥 青胶浆中SBS改性剂的裂解程度。最后,结合物理性能和四组分分离试验结果得出,在强紫外光 地区,基质沥青胶浆的合理粉胶比为1.0~1.2,改性沥青胶浆的合理粉胶比为0.8~1.0,可为强紫 外光地区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针对APP改性沥青油毡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还不广泛,许多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的情况,分析了APP油毡的工作原理并在参照相关行业标准的基础上,考虑层间粘结及抗裂的特殊要求,调整和补充了技术指标,最后提出了推荐指标.并明确了施工技术要点,为APP油毡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商用车由于使用用途、承载等设计参数的不同,再考虑到成本、重量等因素,车架的弯曲刚度要与设计目的匹配在一定的合理范围内,文章针对这一"合理范围"进行研究讨论。从梁的弯曲理论,到实际车架的弯曲刚度理论推导及有限元方法边界条件的验证,最后讨论了"轴距-弯曲刚度"及"整备质量-弯曲刚度"统计图的应用。结果表明,目前应用的车架有限元弯曲刚度计算的边界条件是合理的,通过对不同车型的车架弯曲刚度进行有限元分析结果的数据统计形成"轴距-弯曲刚度"及"整备质量-弯曲刚度"图,能够形成整车设计指标数据,为车架前期设计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水泥混凝土路面板脱空的成因及其检测方法,结合实际,探讨了使用探地雷达进行检测的适用性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基于ANSYS建立板底脱空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力学模型,计算其在不同因素影响下的最大弯拉应力,分析其应力变化规律。然后,再利用公式计算板底脱空水泥混凝土路面不同因素下的疲劳寿命,分析其变化趋势,为水泥混凝土路面板设计及后期维护提出依据。最后,再结合疲劳寿命计算结果,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板底脱空状态下影响其疲劳寿命的各个主影响因素所占权重。结果表明:脱空半径对其影响最大,权重占0.483,且脱空半径达到400mm时,随着其他各因素的不利发展,疲劳寿命趋于稳定;温度梯度影响下,各脱空半径影响下的弯拉应力变化规律整体一致;面层模量对疲劳寿命影响相对较小,仅占0.114;面层厚度为300mm时,水泥混凝土路面性价比较高。  相似文献   
20.
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脱空弯沉判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脱空弯沉判别方法仅依靠单一弯沉值的情况,在系统分析基于静弯沉的单一弯沉值法和基于动弯沉的弯沉盆变异法、夹角法、弯沉比法等路面板底脱空弯沉判别方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根据徐州地区某水泥路改造中试验数据,提出利用弯沉盆3步法进行水泥板脱空评定的科学方法,为综合利用路面板底脱空弯沉判别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