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以江苏省新沂地区粉土为研究对象,对经过不同干湿循环次数(Nwd)的粉土试样开展侧限压缩试验,研究干湿循环作用对不同密实状态粉土压缩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密实状态下粉土孔隙比总体上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减小,压实系数越高,粉土压缩指数随干湿循环次数的线性增加规律越明显;长期干湿循环作用(Nwd≥3)对粉土侧限压缩应变影响较大,粉土压实系数越高,其侧限应变出现峰值时的干湿循环次数越多;低压实系数下粉土在压力100~200 kPa时的压缩模量总体变化规律与割线模量一致,出现了较大的波动性,波动数据点位于两个指数函数包围的区域内;随着压实系数的增加,粉土的压缩模量及割线模量波动性减弱,均与干湿循环次数间呈指数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4.
5.
为研究红粘土复合地基中CFG桩的变形特性,在CFG桩内埋设混凝土应变计进行监测,结合室内土工试验,分析了红粘土复合地基中CFG桩桩身不同部位应变随荷载、时间的变化规律及其内在作用机理。结果表明:CFG桩在施加上覆荷载之前就存在初始内应力,桩顶下一定部位存在一初始应变零点;红粘土的膨胀性对CFG桩桩体变形有重要影响,复合地基需要较长的时间进行内部变形调整;变形稳定后,桩体中存在两个应变零点,拉压区域交替出现。 相似文献
6.
7.
以江苏新沂地区粉土为研究对象,开展两种不同初始压实系数 0.89、0.92的粉土室内毛细水上升高度试验,得到毛细水上升高度与时间的关系及毛细水上升稳定后含水率与高度的关系。研究表明:粉土中毛细水在短时间内能上升到较大高度,在前0.58天(14小时)的上升高度达到总上升高度的30 %,前3天上升高度可达总高度的50 % ~ 61 %;粉土毛细水上升高度及达到稳定所需时间与初始压实系数呈负相关关系,最终上升高度分别为60.0、40.3 cm,达到稳定所需时间分别为17、12天;毛细水上升稳定后土样含水率在0 ~ 20 cm高度范围内随初始压实系数的增大而减小,土样最大含水率分别是初始含水率的1.92 ~ 2.30倍。 相似文献
8.
9.
10.
结合武广客运专线红粘土直剪实验结果,按照固结快剪、快剪和慢剪3种实验条件,分别计算红黏土粘聚力、摩擦角、含水率以及液塑限等常规物理指标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和显著性概率,对显著影响因子的作用机理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得到了不同剪切条件下红黏土粘聚力和摩擦角的主要影响指标及其作用机理、粘聚力随液性指数的变化规律以及抗剪强度的统计结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