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17篇
综合类   7篇
水路运输   10篇
铁路运输   12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文章通过对SAMS船自卸系统主要部分改造的技术分析,介绍了部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在船舶改造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由于汽车内部需要密封的部位具有多样性,就要求防水型连接器本身的结构也应随着使用部位的改变而变化。常见的防水型连接器的设计和使用已经比较普遍,只要在设计过程中计算出合理的密封过盈量,密封的目的就可以实现。而对于一些特殊结构的防水设计,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本文设计方案是根据汽车示廓灯部位的防水要求,而设计的一种新型的闭合式防水结构。  相似文献   
13.
盾构隧道穿越液化地基上浮振动台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地铁线路不断增加,可能出现盾构隧道穿越液化地层的现象。一旦发生地震,盾构隧道存在上浮破坏的潜在风险。为深入研究盾构隧道周边液化地层的动力响应,针对相同密实度砂土在3种不同峰值加速度作用下开展室内振动台试验,分析土体中超静孔压的发展特性和隧道上浮规律。结果表明: 1)砂土液化最先发生在地表及浅层土体处,随着深度增加砂土液化程度逐渐降低,即增加隧道埋深有利于降低隧道液化程度。2)模型试验揭示盾构隧道的上浮机制,即使液化地基未完全液化,当超静孔隙水压力引起的上浮力大于隧道残余上覆有效土压力与隧道重力之和时,隧道将出现上浮。设计时可从消除液化地基和增加隧道重力2个方面入手,提高盾构隧道的抗上浮能力,确保隧道结构在地震时的安全。  相似文献   
14.
初步设计阶段,西陈枢纽采取船闸和节制闸分期施工的方案,总工期长达42个月。为了尽早发挥工程效益,施工图设计阶段初拟了全年导流和枯季导流两套施工导流方案开展了技术经济比选工作,并根据比选成果选择枯季导流方案为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15.
高校的管理和教学工作都离不开计算机的使用,因此,机房在整个高校管理和教学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既包括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还关系到有关教学的管理方面。所以,做好高校计算机机房维护工作对于保证教学质量、提升高校信息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多处典型工点的分析比较,总结出陡倾裂隙的发育特征,并根据公路各分项工程的特点,对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车用电线束插接器端子是插接器电力和信号传输性能的关键零部件,其结构设计是决定连接器端子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原ATO熔断片过渡端子结构弊端的分析,优化设计一种新型的ATO熔断片过渡端子。  相似文献   
18.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测试技术的突飞猛进,起重机的动力学分析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数值分析方法取得巨大发展,许多过去根本无法计算的复杂的结构动力问题现在大多数可以在计算机上得到解决. (2)数学模型建立的日臻完善,通过对实际结构或者结构模型的试验研究,以及采用系统辨识、参数估计等理论结合试验的方法,能使所建立的数学模型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9.
在目前全球倡导“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大量嵌入式系统的电力消耗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功耗已成为嵌入式系统设计的重要瓶颈.论文在研究国内外嵌入式系统低功耗技术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嵌入式系统的软件组成结构,将软件低功耗技术划分为三个层次进行分类描述,阐明了各层次上低功耗技术面临的问题、主要解决方法及应用情况,较完整地展现了嵌入式系统软件低功耗技术的全貌,并探讨了低功耗技术未来的一些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根据上限有限元的基本原理,基于MATLAB平台编制了有限元上限分析程序,将Mohr-Coulomb屈服准则嵌入有限元计算程序中,利用计算机自动搜索得到边坡的破坏面。采用强度折减法对渗流作用下边坡的安全系数的上限解进行计算,并得到边坡的极限破坏模式,计算结果表明:稳定系数随边坡高度、边坡角度、水位位置h/H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坡高的增大,边坡破坏范围逐渐增大;当β=30°时,土坡的极限破坏面不经过坡趾,随着坡角的逐渐增大,边坡的极限破坏面通过坡趾;不同水位位置条件下边坡的破坏模式形态基本相同。通过与前人研究成果的对比,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并将本文成果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