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5篇
公路运输   70篇
综合类   44篇
水路运输   48篇
铁路运输   38篇
综合运输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李斌  王成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7):337-339,26
该文介绍了散射成像法在后张法预应力孔道压浆质量检测方面的应用。预应力孔道压浆质量是桥梁的耐久性的决定因素之一。压浆材料、钢绞线和预应力孔道等组成多相复合体系的异质结构材料,形成极为复杂的内部结构,检测难度非常高。近年来国内外发展出几种预应力孔道压浆质量的检测方法,雷达法、冲击回波法、声波散射成像法等。考虑到贵州省某工程的现浇梁的特性,以及对检测精度的较高要求,其检测使用声波散射成像方法,并对部分区域进行破检验证。应用成果表明声波散射技术在精细结构的工程无损检测领域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2.
从车联网(V2X)的不同应用角度,讨论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移动边缘计算(MEC)组网方式,为车联网(V2X)的业务实现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3.
为改善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将聚酯纤维、玄武岩纤维、木素纤维混杂掺入 SMA—13沥青混合料中做正交试验,通过马歇尔稳定度试验和车辙试验,对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在最佳掺配比下,混杂纤维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相对于普通沥青混合料有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54.
纯电动客车锂电池的冷却系统对其工作性能和安全性能影响很大.文章主要介绍纯电动客车电池冷却控制系统的一种集成空调式设计,并进行实车验证.  相似文献   
55.
信号控制电源传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两个故障实例,分析了条件电源的依赖性、独立性和隐蔽性特征,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电阻法和电压法两种检查方法,消除条件电源混线;对电源接地中直接接地和条件接地的不同表现方式进行了分析,尤其对公共回线控制电路中条件接地的查找和处理,提出了更为简便、快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56.
车用燃料乙醇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美国、巴西、欧共体、加拿大、泰国等世界主要燃料乙醇应用国家及中国的燃料乙醇使用情况,包括燃料乙醇的生产原料、生产规模、使用方式、推行燃料乙醇的鼓励政策和应用收益等,并展望了燃料乙醇的未来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7.
汽车代用能源生命周期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介绍了汽车代用能源的种类及其生命周期评估的系统边界和评估指标,并分析了国外汽车代用能源生命周期评估的整体能源消耗、化石燃料消耗、石油消耗、温室气体排放物(CO2、CH4、N2O)和5种标准排放物(VOC、CO、NOX、PM10、SOX)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58.
车架是翻斗车的主要另件之一,车架受力后的静应力状态我们可以利用有限无法编出程序在计算机上较精确地求出。但是车架在实际工作中的载荷是随机的疲劳载荷,其主要受力部位,例如马鞍座附近也是由于疲劳损伤而引起裂纹的产生和扩展。所以了解车架的疲劳载荷和计算车架的疲劳寿命是我们设计人员较感兴趣的课题之一。85年我们对 JSI 型翻斗车车架的动应力状态进行了测定,根据测定结果编制了车架工作载荷(应力)谱,鉴于目前厂内试验设备所限,所以仅利用该载荷谱和曼纳理论对车架的疲劳寿命进行较粗估算,为车架的结构改进提供依据。一、实际工作载荷的测定  相似文献   
59.
就如何保证新线开通后首次列车能以60km/h速度安全通过这一问题,以津浦线下行DK803+200-DK806+200河大桥扩孔式工程的施工为背景,对路基、道床和轨道结构三个方面的技术要求,特别是施工技术措施进行地深入探讨。其中包括:地基系数K30与路基密实度标准的提出,填筑材料的试验选择,具体施工方法的应用路基沉降的观测;控制道床初期下沉量的重要性分析与有效的施工技术保证措施;新线轨道结构几何形位  相似文献   
60.
[目的]城市轨道交通T2T(车车通信)列控系统是一种新型的信号系统,其通过资源化管理方式对轨旁设备进行管控。为了验证该系统的优越性,需对该系统下的列车运行效率进行分析。[方法]针对T2T列控系统,基于资源管理层面和安全防护原理的特点,在折返工况下,将原本由联锁控制的双动道岔转变为两个单动道岔,并基于列车精确自定位实现ATP(列车自动防护),提高了岔区线路资源的使用能力;在区间和车站追踪工况下,通过前后车对于车速、加速度、所处线路位置等信息的实时互传,利用相对速度安全防护原理进一步缩小了列车的追踪间隔。通过上述两方面的技术革新,结合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实际数据,对站后交叉渡线折返、站前单渡线折返、区间与车站追踪等运营场景进行了模拟仿真计算,确定了T2T列控系统的折返能力和区间追踪能力。[结果及结论]相较传统的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T2T列控系统在折返能力、追踪能力等方面均有着显著提升,更加适应于超大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T2T列控系统架构简单,轨旁设备少,尤其适合城市轨道交通的大修改造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