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15篇
公路运输   55篇
综合类   47篇
水路运输   45篇
铁路运输   33篇
综合运输   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王文 《汽车维修》2004,(8):59-59
近来,车内空气质量问题逐渐成为媒体和广大车友关注的焦点,有关车内空气质量的各种说法也纷至沓来,令广大车主心存顾忌。日前,有关部门对北京市部分车辆的车内空气质量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显示,绝大部分新车的车内空气质量都不合格。此外,检测结果还证实,一直受人们高度关注的甲  相似文献   
12.
西安铁路分局兴平养路机械厂,生产路内各种型号的平车及公务车,主要焊接车体的转向架、制动梁及其零散的小件。焊接工作量大,所有焊接作业均在整个车间内进行。焊接过程中产生大量烟尘,使车间内空气中粉尘浓度达到13.5~19.2mg/m3,严重超过国家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13.
随着汽车速度的提高,对汽车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悬架限带I_了汽车性能的提高。通过采用电子技术实现汽车悬架的控制,既能提高汽车乘坐的舒适性,又能提高汽车操纵的稳定性。近年来,人们不断开发适应各种行驶工况的最优悬架控制系统。在车辆,尤其是高档车中,相继出现了性能更加优越的各种电子控制悬架系统。随之而来的电控悬架的维修也进入我们日常的检修范围。本文以LS400-UCF10为例介绍汽车电控悬架的检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无源光网络是一种新兴的覆盖最后1km的宽带接入光纤技术。介绍WDM-PON的基本工作原理及作为一种宽带接入技术的优势,并对其关键技术,如多波长激光器、波长路由器等,作了分析和探讨。讨论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技术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5.
王文 《铁道通信信号》2001,37(10):14-14
人工解锁盘的铅封按钮是6502电气集中设备中的异常处理装置,它是针对道岔区段不能正常解锁的情况,用人工的方法强行解锁的一个关键控制部件.目前,人工解锁盘的按钮仍采用传统的加铅封方式,这种方式不能准确地记录车站值班员使用铅封按钮的情况,特别是一次破封多次使用.为此,我们研制了车站铅封按钮监督装置.  相似文献   
16.
为了使技术人员从繁重的测量放样中解放出来 ,本文介绍了道路工程路基边桩放样方法的改进  相似文献   
17.
18.
根据桩基体系中桩顶、桩身、桩端等各部位反射波的特征,分析产生离析、夹泥、缩径、断裂、扩径差异等缺陷的原因,探讨各类型缺陷的处理措施,建立同相反射波和反相反射波的判别标准。通过对大量现场检测资料的分析,验证判别标准的合理性和适用性,该方法对提高桩身完整性判别检测的精度有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19.
为定量分析高海拔隧道出渣过程中自卸车CO排放对施工环境的影响,针对自卸车底部、侧部、尾部安装排气管三种CO排放方式,基于Fluent软件,采用RNGk-ε湍流模型,选取Species Transport模型模拟CO与空气的耦合作用,考虑高海拔低气压和空气密度的影响,运用动网格及用户自定义函数(UDF),模拟自卸车体行驶过程中隧道气流三维速度场、CO浓度场,基于现场实测数据验证模拟结果。结果表明:相同行驶工况下,隧道断面越大,CO沿途扩散越快,较高的CO浓度主要出现在车体高度以下区域;三种排气管中,侧部排气管最有利于沿途CO扩散。自卸车排气管轴向CO浓度的沿途扩散符合e指数衰减规律,根据一维扩散理论,提出CO浓度累积预测计算式。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分别从岩体的分步支护以及相应的收敛准则两方面对已有的非连续变形分析程序进行了改进,并应用改进的程序分析了含有随机节理的某大型水电站地下洞室群的围岩稳定问题,着重研究了施工因素的影响,突出了对分步开挖支护过程的模拟计算分析,并且通过与实际工程监测值的比较,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通过围岩破坏区深度和关键点的位移比较了三大洞室(主厂房,主变室,尾调室)不同的开挖顺序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和重点支护的关键部位,并对支护方案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此工程中先开挖主厂房与尾调室,再开挖主变室为最优开挖顺序,并且尾水调压室为洞室群支护的关键部位,可以通过在关键位置增加锚索支护的方式改善其围岩的应力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