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6篇
公路运输   125篇
综合类   40篇
水路运输   43篇
铁路运输   29篇
综合运输   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电驱动系统进行综合性能评价,分别从电机性能、电机控制性能和整车行驶性能对电驱动系统的性能指标关联度进行计算分析,最终选出综合性能最优的电驱动系统.  相似文献   
82.
针对铁路隧道盖板存在易开裂渗漏、密封性差、保温性差等问题,从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等方面研发出一种适用于我国铁路隧道的不淤积堵塞、不开裂破损、易疏通维护的新型石墨烯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盖板及安装工艺。从材料比选、结构设计、性能试验、制备试验、数值模拟及室内试验等方面,阐述该新型盖板的研发过程及适用性。通过工程应用实践,验证该新型盖板可在铁路隧道工程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3.
针对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的受力特点,建立力学分析模型对桥面铺装体系进行受力分析,找出铺装层的最不利荷载位置和加载方式,研究该位置和加载方式下铺装层的应力应变规律,确定铺装层设计的各个控制指标,为桥面铺装层设计提供力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4.
环氧沥青混凝土的蠕变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环氧沥青混凝土是由热固性环氧树脂改性的沥青混凝土,其粘弹性能与普通沥青及改性沥青混凝土有显著差异。采用固化后的环氧沥青混凝土小梁,在MTS810材料试验机上进行弯曲蠕变试验,试验荷载采用破坏荷载的0 2和0 15,试验温度为20℃、30℃和45℃。弯曲蠕变试验表明,环氧沥青混凝土的蠕变柔量较低,随着应力水平的增加,蠕变应变速率增长缓慢,具有较好的抵抗荷载变形能力。扫描电镜照片揭示了环氧沥青的这种粘弹特性主要是由具有网络特征的环氧树脂性能和颗粒状的沥青用量所决定。  相似文献   
85.
冲击碾压混凝土路面的破碎尺度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我国修建的第一批高速公路有不少是水泥混凝土路面,经过10余年的使用已经进入大修期。安徽省高速公路总公司采用了冲击碾压旧路面加铺水泥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工艺大修路面,称为"冲击白 白"和"冲击白 黑"法。破碎后的板块平面尺度最小只有厚度的2~4倍,本文研究说明,与刚性支承板不同,破碎板块弯沉和内力用厚板和薄板理论计算结果很接近;并且讨论了破碎板块平面尺度的可能范围。  相似文献   
86.
冲击断裂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沥青层底部弯拉裂缝会产生向上的反射裂缝.用动态三维叠层有限元模型,讨论了反射裂缝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87.
空隙率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中的关键技术指标之一,由于环氧沥青混凝土大多用在大跨径钢桥面铺装中,因此,对空隙率的要求更为严格.本文通过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的不同计算方法、混合料的常温与高温固化反应以及改变试件不同的成型温度等试验的研究,分析比较各因素对空隙率的影响程度,指出固化反应和试件成型的温度的重要影响作用,并提出解决减少影响的方法,以满足环氧沥青混凝土的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88.
随着环境问题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热点议题,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通过探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趋势,分析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增长趋势、政策支持、技术进步和市场竞争,以期更好地理解该产业的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89.
水泥混凝土是目前建筑工程中用途最为广泛、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之一,了解新拌水泥混凝土的和易性对控制施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0.
2004年中国车市等来的不是往日的火爆,在反思原因的同时,汽车厂家和销售商更应该加强双方的交流与合作,共度困难时期,毕竟双方都是车市利益的获得者,而车市的繁荣离开谁都不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