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52.
居民重组与出行分布的复杂问题及研究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居民重组与出行分布是城市系统的复杂问题。本文着重阐述了居民重组与出行分布复杂问题研究的内容、思路以及模型体系的建立,并提出了完成这些研究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53.
研究了城市快速路交通状态转变时刻的确定方法。在分析快速路拥挤状态和不拥挤状态交通流参数特性的基础上,根据Dganzo等提出的交通流参数调整累计曲线,设计了一种用于确定交通状态转变时刻的方法:利用流量和时间占有率两个参数的调整累计曲线来判定快速路交通状态转变时刻。论文利用北京快速路系统的调查数据检验了该方法,得出的交通状态转变时刻与实际情况相符,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交通拥挤转变时刻的确定可以应用于道路交通状态判别、交通波理论研究以及现有交通事件检测方法的技术评价。 相似文献
54.
55.
为了解析交通流速度与密度关系,推导出了一组交通流参数物理意义明确且符合交通流特性的通用Logistic模型.从Logistic模型本质出发,讨论速度变化率的表达形式,结合交通流实际情况修正速度变化率并引入速度上确界概念,建立了一系列Logistic模型;通过改变取值,给出了模型参数变化对Logistic速度-密度曲线的影响,并细致讨论了参数的物理意义及获取方法;最后分别采集区段和断面的全交通状态数据进行模型验证.结果表明:模型3对2组数据的拟合优度分别为0.931 3和0.970 4,该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不同状态下的交通流特性. 相似文献
56.
ͻ�������ڽ�ͨ������������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速公路或者快速路交通流的运行数据中常常可以观察到数据间隙现象,相应的交通流参数关系图中(如流量—密度图)会发现某些变量发生了“跳跃”式的变化.传统的交通流模型无法处理这种现象,突变理论则给出了合理的解释.本文总结了数据间隙的研究,介绍了突变理论的基本内容,综述了国内外应用突变理论解决交通流数据间隙问题的研究历史和现状,展望了突变理论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57.
针对模拟弹簧车辆跟驰模型进行深入研究,根据实地的交通调查数据,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和拟牛顿法对模拟弹簧车辆停车和起动跟驰模型参数进行了标定,得出几种一般状态的模拟弹簧车辆停车和起动跟驰模型,最后得出结论:起动过程车辆初速度主要分布在2~6.5 m/s之间,并选取速度中间值得出起动过程模型;停车过程车辆初速度主要分布呈现三个区间,就每个区间选取其中间值得出了模拟弹簧车辆跟驰模型停车过程的方程. 相似文献
58.
混合交通流视频检测中区域选择更新混合高斯背景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合交通是我国交通的主要特征,利用视频检测技术可以获取混合交通流参数,实现混合交通的有效管制,由于检测过程中天气、光线等环境变化,实时有效的自适应背景提取模型尤其重要。本文在混合高斯模型的基础上,根据运动分割与Kalman运动跟踪,结合象素的时间与空间特性,提出区域选择更新混合高斯模型来抽取背景,克服了交通控制信号或交通阻塞等造成的长时间停车,以及高峰期大量运动物体长期充满当前图像等情况对背景抽取造成的影响,该模型通过对交叉口和路段视频进行背景提取,实验效果良好,证明了本方法具有较强的鲁椿性和自适应性。 相似文献
59.
对交通流理论的发展历史进行了阶段划分, 归纳了经典交通流理论的研究内容和理论体系, 提出了新的交通流理论的体系框架, 总结了交通流理论研究的思想方法, 从交通运输工程发展的需求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支持两个基本条件出发, 分析了交通流理论发展的趋势, 指出了交通流理论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