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9篇
  免费   32篇
公路运输   475篇
综合类   274篇
水路运输   218篇
铁路运输   245篇
综合运输   3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951.
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模式切换时离合器会介入传动系统,容易引起较明显的冲击感,是影响整车驾驶舒适性的主要因素。为此,提出了基于离合器双模糊和电机转矩协调的模式切换控制策略。首先建立混合动力汽车模式切换过程的动力学模型,以减小离合器滑磨功为目标,对模式切换时的离合器接合过程进行划分;其次,结合混合动力汽车模式切换的基本要求和驾驶意图,制定离合器双模糊控制策略,分别对滑摩阶段的接合时长和转矩同步阶段的压力变化率进行控制;然后以离合器滑磨功和整车冲击度为优化目标,采用二次型最优控制算法对滑摩阶段的接合压力进行优化,从而获取模式切换过程中离合器的最优接合压力轨迹;在此基础上,通过实时计算离合器传递转矩,根据电机转矩响应快的特点,制定电机转矩协调控制策略;最后,基于某混合动力试验样车,在底盘测功机上分别进行缓加速、中等加速和急加速下的模式切换试验,对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策略能较好地反映驾驶人驾驶意图,保证离合器的使用寿命,所产生的整车冲击度均处于合理范围之内,改善了整车模式切换过程中的驾驶舒适性。  相似文献   
952.
吴精义  叶新丰  余鹏  田腾跃 《隧道建设》2020,40(10):1408-1416
PBA工法工序转换复杂,易引起地表沉降,不同地层条件下的沉降规律难以掌握。尤其在含水粉细砂地层等不良地质条件下的地表沉降难以控制,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安全隐患。为研究粉细砂地层PBA车站沉降规律,通过调研北京地铁粉细砂地层PBA车站分布情况,基于监控量测数据分析不同降水条件下PBA车站地表沉降规律,并依据有限元方法进行计算验证,研究表明: 1)大于相应地表沉降值的发生概率与地表最大沉降值的关系符合正态分布,有效降水和未有效降水车站地表最大沉降值分别为-85.31~-93.29 mm、-126.16~-131.35 mm,由数据拟合得出地表最大沉降值超过-60 mm的概率分别为53.30%、74.96%; 2)沉降变形主要发生在导洞施工及扣拱施工阶段(约占90%),上导洞施工、下导洞施工、梁柱体系施工、扣拱施工阶段沉降比例约为4∶3∶1∶2; 3)沉降槽与Peck曲线趋近一致,沉降槽宽度系数在9.82~15.51 m,有效降水车站的沉降槽宽度系数比未有效降水车站的大3~5 m; 4)地层损失率普遍在0.56%~0.70%,沉降槽宽度参数受降水效果影响显著,普遍在0.51~0.89。研究结论可用于初步判断粉细砂层PBA车站的地表最大沉降。  相似文献   
953.
拟建高尔寺隧道为国道318线改建项目的控制性工程,为单洞双向行车特长高海拔越岭公路隧道。目前已建成的类似工程样本少,现行公路隧道设计规范没有避难设施的相关标准;针对寒冷地区隧道防冻胀设计只对防排水提出了要求,没有衬砌保温设计的相关对策;施工规范也缺乏高寒地区施工组织设计的相关要求。文章基于高海拔季节性冻融冻胀、单洞双向行车特长公路隧道特征,通过论证选用了隧道技术标准、平纵线位和路面结构型式;在总结和分析国内外类似工程是否设置紧急逃生通道和结合运营通风方式的基础上,本隧道设计采用了车行平导,并对平导压入通风纵向分段数和横通道的连接方式进行了优化;制订了仰拱之下深埋中央排水管和衬砌外贴保温层的防冻保温措施;参考其它行业引入冬期施工的定义和要求,制订了高原施工供氧方案。  相似文献   
954.
文章以渝湘高速公路重庆G3合同段桥梁施工为例,介绍了大纵坡长下坡工况下40mT梁运梁、架梁施工的关键技术措施,为类似桥梁工程运梁、架梁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5.
随着我国铁路智能化和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进一步推进铁路专用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并建立铁路5G技术体系成为必然趋势.介绍了国内外铁路通信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提出了面向智能高铁的5G应用场景和业务应用需求,分析了网络功能虚拟化、软件自定义网络、多接入边缘计算等5G网络侧关键技术.从业务需求出发,以创新自主、开放融合为原则,...  相似文献   
956.
榆林地区在治理推移病害时,采用改性沥青混合料加铺钢丝网和纤维加筋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综合治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处治效果.从经济效益分析看,采用这两种措施具有明显的经济优势,值得在养护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57.
针对无线传感网络事件区域检测问题,在考虑事件区域附近的节点之间的感知信息存在时间-空间相关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节点贡献的事件容错算法,根据节点感知数据的时空关系,利用节点的贡献进行事件区域数据融合,并引入节点可靠度,来提高节点检测的可靠性,降低节点自身不确定性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节点发生故障率30%...  相似文献   
958.
分析卷筒Q345-C材料的焊接性能和结构,选择适当的焊接方法和焊接材料,设计合理的焊接坡口,计算出预热温度和焊接线能世.采取有效的防变形措施,根据制定的焊接工艺成功地完成了大型卷筒筒壳与幅板环焊缝的焊接.  相似文献   
959.
田春和 《水道港口》2009,30(4):297-299
汇总分析了大港滩海某区块井场调查资料,并考虑在历史环境条件下已知的地质变迁的可能影响,之后根据其浅地层内部的反射结构及沉积特征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物探资料比对分析,来判断浅地层层序分布是否具有相似性,各层的反射界面及物质组成成份是否具有过渡性和可类比性,总结出该区块内的地质条件。依据分析结论科学地布设钻孔位置,最后结合地质勘察资料来对钻井船是否适合升船作业进行了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比对分析可以更为全面地得到区块内的地质条件并科学地给出地质评价,大大增强工程地质评价的准确性,同时也可对钻井船在整个区块内的就位给出相对科学的建议,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节约了成本。  相似文献   
960.
针对高寒地区隧道所处的气候环境,结合二次衬砌结构要求,进行了掺复合矿料隧道机制砂泵送混凝土配合比的两阶段优化设计.第1阶段以和易性和力学性能为优化设计控制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9组含有不同水灰比、砂率、单位用水量的泵送混凝土坍落度和抗压强度进行了研究.第2阶段以耐久性为优化设计控制指标,利用单因素变量法,对10组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