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篇
  免费   7篇
公路运输   111篇
综合类   41篇
水路运输   63篇
铁路运输   24篇
综合运输   1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41.
我国港口集装箱“穿梭巴士”运行前景光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磊  刘万锋 《世界海运》2009,32(2):55-56
随着国际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快速增长,集装箱运输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我国沿海港口吞吐量占到全国总量的90%以上,港口运输量越来越向沿海大港集中,港口对港区集装箱集疏运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提高港口集疏运能力已成为各枢纽大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中小港口集装箱采用“穿梭巴士”方式向枢纽港或大港集中应运而生,集装箱疏运随着水水中转在港口货物运输中所占比重不断加大。  相似文献   
242.
科学考察船电力推进系统的系统设计和设备性能与船舶的水下噪声有着密切联系,而船体的水下噪声等级将会显著影响科考作业的精度。通过对电力推进系统和重要噪声源设备进行低噪声设计,可有效降低科学考察船的水下噪声。国内已有实船验证低噪声设计的有效性,为后续科学考察船的设计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43.
主要介绍应用于当前最先进科考船的电气系统集成技术特点。文中以船东挪威开发合作署(NORAD)在西班牙GONDAN船厂建造的"Dr. Fridtjof Nansen"号远洋渔业调查船为例,其中的船舶电气系统集成是由INGETEAM公司制造和供货的。  相似文献   
244.
文章采用ABB的AC500系列PLC进行了基于CS31总线的双冗余船舶推进控制系统设计,介绍了控制器、通讯总线、电源和部分重要接口的硬件冗余实现方案,陈述了双冗余船舶电力推进控制系统的推进和舵桨控制接口,阐述了电力推进控制系统的功能。文章设计方案实现了推进控制系统的热冗余,即某一器件故障时能不停机自动切换至备用的器件工作,明显提高了船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电力推进船舶的智能化和无人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45.
采用自主开发的大振幅强迫横摇模型试验装置,开展了船模在10° 横摇幅值、4种航速和横摇频率为0.05~1.25 Hz时的强迫横摇水动力试验研究.分析不同航速和横摇频率时船舶的横摇力矩幅值、横摇力矩与运动之间的相位差以及附加转动惯量等参数的变化规律.在试验中发现,当横摇频率小于船舶横摇固有频率时,随着横摇频率的减小,横摇...  相似文献   
246.
本文中针对增压柴油机海拔自适应和主动调节能力不清且只得通过大量试验确定的问题,开展增压系统海拔自适应和调节能力的分析方法研究。建立了增压系统海拔自适应能力分析模型,分析了影响海拔自适应能力的影响因素,推导了增压系统调节方式的调节量与海拔适应能力变化的对应关系。在变海拔柴油机性能测试台架完成了试验验证。结果显示海拔自适应能力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在不同海拔运行范围内,海拔调节能力的误差均小于5%。  相似文献   
247.
研究目的:微型桩以其桩径小、承载力高、工艺简单等诸多优势在地基加固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对黄土地区微型钢管桩的承载性能研究还相对匮乏。故本文依托某实际加固纠偏工程,进行现场微型钢管桩单桩竖向承载力试验,并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进行验证,以此研究大厚度黄土地区微型钢管桩的破坏模式和承载性能。研究结论:(1)微型钢管桩由桩身材料决定的承载力最大,由桩侧阻与端阻确定的承载力最小,由稳定性决定的承载力居中;(2)在桩正常工作条件下,微型钢管桩的实际承载能力远大于理论计算值,是理论计算值的1.3倍以上;(3)微型钢管桩具有良好的承载性能,长细比达到400仍表现出良好的工作状态;(4)在工程实践中,设计超大长细比微型钢管桩,既不经济又容易发生屈曲失稳破坏;(5)本文研究可为在黄土地区微型钢管桩的承载性能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8.
阐述了基于多式联运技术创新的交通科研平台的发展路径及模式,以振兴国家物流产业、降低社会物流成本为目标,全面突破高效物流配送与装卸智能化、仓储设施设备智能化及基于VR技术等多式联运的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推广多式联运现代物流技术。在“十四五”发展阶段,围绕搭建现代物流技术及装备研发平台,健全和完善国家多式联运现代物流技术标准体系,形成自主创新成果和行业技术标准;培养技术领先、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梯队。最终将交通科研平台建设成为一个集创新技术研究、装备开发与制造、技术转移与推广、标准研究及制定、技术咨询与服务为一体的,在国内外具有极强核心竞争力的多式联运现代物流技术创新平台,推动现代物流技术进步和装备产业化。  相似文献   
249.
航道感知作为航道运行管理所需数据的来源,是实现航道全要素数字化的重要支撑。在全面分析航道感知要素及其感知设施的基础上,构建内河航道立体智能感知设施布局体系,进一步明确分级建设标准。通过实际应用表明,该布局体系有利于提高航道感知设施建设的统一性和规范性,可为国内其他内河航道感知设施的建设提供借鉴和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