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6篇
  免费   14篇
公路运输   271篇
综合类   132篇
水路运输   121篇
铁路运输   82篇
综合运输   2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1.
612.
美国高速公路护栏端部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护栏端部处理不当将会导致严重的事故后果。在阐述护栏端部处理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回顾了美国护栏端部研究的历史沿革,同时,结合美国护栏端部处理基理,介绍了美国NCHRP350检测合格的部分护栏端部处理产品。这将对我国提高对护栏端部处理的重视,并推动我国护栏端部处理产品开发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13.
铬渣作水泥矿化剂的技术条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生产性试验,提出了铬渣作水泥矿化剂的最佳工艺技术条件为:立窑法水泥生产,投加量为2%,炉温控制在1300-1400℃。按此工艺条件可以使水泥强度提高6%-10%,并使Cr^6 还原率达96.2%。  相似文献   
614.
对高速发展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主要病害裂缝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 ,并针对原因提出了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15.
为了研究限速标志设置的合理性,选择新疆赛博段一级公路为调研路段,在限速标志的上下游设置3个断面,检测公路限速区上下游车速,得到分布规律。通过比较实际车速与限速值之间的关系,限速区内与限速区外的速度,以及驾驶员对限速标志的接受程度,判断限速设置的合理性,为决策者了解速度的分布现状,确定合理限速打下基础。最终在保证交通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发挥道路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616.
从汽车制动性能出发,通过对汽车下坡制动功能转换的分析,提出从汽车制动功能角度来考虑下坡纵断面设计极限值的计算模型和试验方法;通过对汽车在下坡转弯处制动的力学分析,提出从计算制动侧滑值的角度来计算下坡平曲线处的极限值。  相似文献   
617.
针对调试试验出现的踢出装置不同步问题,从原理和工况两个方面分析原因,建立压力损失数学模型并进行计算,通过对比评估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分析并提出管路等长、增大管径、加装分流集流阀等三种解决方案;运用AMESim软件仿真与数值分析两种方法对比分析不同方案的同步效果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加装分流阀是解决踢出装置同步问题有效途径之一,AMESim能用于液压系统性能分析,且方便快捷、可靠性高。  相似文献   
618.
李华  田倩  张永胜 《水运工程》2016,(7):147-153
针对船闸闸首廊道、闸室墙等结构部位大体积、异形结构易开裂的问题,依托九圩港二线船闸工程,对混凝土早龄期热、力学和变形性能进行了系统测试。在此基础上,模拟评估了温度场、应力场和开裂风险,并与实际监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廊道外侧长墙、闸室边墙混凝土开裂风险主要来自于表面与环境的温差、内外温差产生的温度梯度,以及降温过程中底板老混凝土对边墙混凝土的约束。闸室墙早期表面开裂风险超过1.0,内部开裂风险在23.5 d后达到并超过0.7;廊道左侧长墙早期表面开裂风险达到0.79,内部开裂风险在17 d以后达到并超过0.7。温度、开裂时间实测结果与计算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619.
为了探讨液压与气液复合加载条件下地下洞室岩爆现象的差异,选择具有明显脆弹性的石膏模型材料,制作了大尺寸模型试件,利用自主研发的气液复合型岩爆模型试验装置开展液压与气液复合加载洞室岩爆物理模型试验,模拟深部地下洞室开挖过程中的岩爆现象。采用应力应变测试、声发射监测及影像获取等方法,对试件加载过程中洞室的宏观破坏现象、洞室周边内部变形规律、声发射特征参数及裂纹的扩展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洞室边墙和拱肩部位产生较大的应力集中区,洞室岩爆破坏顺序是先边墙,后拱肩方向,边墙和拱肩部位在极短的时间内出现裂纹及扩展,形成较大范围的层裂、剥落及弹射碎片,并伴随较大的声响;在相同的加载应力路径下,气液复合加载较液压加载破坏区范围更大,在本试验气液复合加载条件下,边墙破坏区范围大致为0.6b(b为洞室宽度);岩爆的发生及烈度与加载方法和破坏时能量的释放速率密切相关,采用气液复合加载的模型试件,在对应破坏点处应变具有明显的梯度变化,应变值显著高于液压加载试件,同时,声发射能量较液压加载具有明显的突变,岩爆的宏观破坏过程及现象更为明显,破坏程度更为剧烈。气液复合加载的试验方法更为符合实际工程岩体破坏过程的实际受荷。  相似文献   
620.
高伟  赵前进  刘永胜 《隧道建设》2018,38(5):757-763
为研究岩溶富水区加厚底板+隧底大水沟的新型衬砌结构在开挖过程中的力学行为,利用大型商业有限元软件对中心水沟的开挖工况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 1)拱脚以上设置初期支护但底板不封闭时,中心管沟距离掌子面下台阶15 m情况下, Ⅳa型衬砌段和Ⅴa型衬砌段开挖过程中隧道混凝土接近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隧道收敛及沉降值均在规范允许范围内,但隧道基底隆起量及塑性区较大; 2)中心管沟每循环开挖长度对隧道变形、基底隆起量及塑性区分布影响较小,隧道封闭时间滞后是主要影响因素; 3)中心水沟与掌子面下台阶距离最大取15 m, 2种衬砌段中心水沟每循环开挖长度取5 m; 4)Ⅴa型衬砌段采用临时支撑约束拱脚水平变形或者对隧底地基进行锚索+注浆加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