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1篇 |
免费 | 10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23篇 |
综合类 | 55篇 |
铁路运输 | 13篇 |
出版年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4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3篇 |
2011年 | 2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9篇 |
2008年 | 9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3篇 |
1998年 | 2篇 |
1996年 | 3篇 |
1992年 | 3篇 |
1990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泥石流与主河水流交汇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泥石流与主河交汇试验的模型相似律并进行室内模型试验,探索了泥石流与主河水流的交汇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交汇口支槽与主槽槽底之间的关系不同,泥石流入汇主槽后的运动形式也不同,大体可分为潜入式交汇和分层交汇2种形式.潜入式交汇中,泥石流龙头速度近似按线性关系衰减,龙头几何特征与异重流不同,它的高度与长度变化较小,横向宽度与长度可用线性关系表达;当支槽有回水时,泥石流头部受到水流的破坏,发生沙、石沉降,形成分层运动. 相似文献
82.
姚令侃 《学术动态(成都)》2004,(2):25-27
本项目围绕用实验验证大尺度的系统也能呈现SOC现象的核心工作,在发现现象、提炼科学问题、探索研究方法方面达到预期目标,为进一步实现我国在颗粒组构特性对SOC影响上占领前沿地位的目标,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83.
为了研究堰塞湖水体在地震以及同震滑坡碎屑流共同作用下产生的涌浪动水压力,设计了振动台造波模型试验,开展了地震作用下堰塞湖涌浪动水压力试验,获取单独地震作用下动水压力数据并同已有地震动水压力计算公式进行比较;开展了滑坡碎屑流作用下的堰塞湖涌浪动水压力试验,获取单独滑坡碎屑流作用下动水压力数据,进而建立了计算滑坡碎屑流作用... 相似文献
84.
坡面形态对地震作用下土质边坡稳定性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对四种坡面形态的土质边坡,在不同强度的地震动荷载作用下的响应情况进行数值模拟,并对各坡型坡面水平方向位移、加速度峰值分布规律以及剖面上剪应变增量云图进行对比分析,为高烈度地震区的边坡工程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5.
铁路站位方案的评价和比选,是一个涉及多种定量和定性指标的多层次、多因素的复杂多目标决策过程。为了解决铁路站位方案比选中指标权重确定和定量化综合评价的技术难题,提出一种基于混合多属性决策的方案综合评价模型。首先,建立涵盖技术、经济、环境和社会意义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根据离差法的基本思想,计算符合工程具体实际的指标客观权重;再利用三角模糊数对定性指标进行量化,并应用混合多属性决策中的TOPSIS原理,确定各备选方案的综合优越度,从而对铁路站位方案进行评价和排序;最后通过云桂铁路广南站位方案的比选,进行实例分析。实例分析表明:评价模型对铁路站位方案的综合评价和比选具有参考价值,可为决策者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手段。 相似文献
86.
研究目的:川藏铁路途经的道孚、甘孜地区是我国著名的高地震烈度区,区内地震活动强烈,频次高、震级大。因此,开展针对川藏铁路的基于大地震风险分析的线路方案评价研究,对于川藏铁路的选线设计和安全运营具有重要作用。研究结论:(1)提出了铁路大地震风险的定义及计算方法,并通过改进铁路传统的评价方法,建立了大地震风险区铁路线路方案评价模型;(2)利用ALARP准则将风险分为可接受风险、可容忍风险及不可容忍风险三类,通过利用改进的方案评价方法和汶川大地震实震统计数据提出了相应铁路大地震风险的分类标准,并建立了通过方案比选作业从宏观层面实施铁路大地震风险调控的技术体系;(3)最后的实例分析表明:桥隧比例低的线路方案,考虑了大地震风险后的年换算工程-期望运营费增加不多,这应是具有普适性的现象;(4)该研究成果可为川藏铁路及其他高烈度地震区铁路的线路方案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7.
禹华谦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1996,31(4):382-385
本文从棱柱体渠道恒定渐变流水面曲线基本微分方程出发,取Manning摩阻律C=1/nR^1/6为Chezy系数,得到了平坡标准U形渠道恒定渐变流水面曲线的积分解。 相似文献
88.
89.
水泥砼路面开裂和破坏的影响因素较多,情况也比较复杂,笔者首先分析路面板在运动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建立粘弹性地基上板的动力模型,然后从理论上探讨路面不平整引起的车板耦合作用对路面板的挠度、应变及其路面疲劳开裂的影响,从而为水泥砼路面的抗裂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0.
昔格达地层滑坡抗滑桩加固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昔格达地层具有特殊的工程地质性质,西攀高速公路通过昔格达地层时形成较多的昔格达地层滑坡。对滑坡的处治主要采用抗滑桩进行支挡。抗滑桩的设计理念是采用非连续结构,利用土体自身强度形成的拱效应来达到支挡的目的,设计时应进行桩截面尺寸及桩间距的优化,最大限度地利用桩间土体的成拱能力。通过离心模型试验,对抗滑桩加固昔格达地层滑坡形成土拱效应的现象进行研究,再现了桩间土拱形成的现象。试验表明,试验条件下的合理桩间净距约为4 m。采用对比试验方法,研究桩宽度对形成土拱及破坏荷载下拱脚稳定性的影响,发现桩宽度大小对桩间土拱的形状没有太大影响,但在破坏荷载下对拱脚的稳定性有较大影响。因此,在满足同样稳定性要求的前提下,采用较大的桩宽度可以适当地增加桩间净距的大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