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篇
  免费   14篇
公路运输   128篇
综合类   50篇
水路运输   78篇
铁路运输   88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41.
针对大型邮船生产设计内容和特点,选用Smart3D作为平台,固化邮船生产设计各阶段节点,定义节点流程工作内容,梳理邮船生产设计数字化标准流程,形成相关标准流程文档。应用表明该流程具有实际意义,可为后续大型邮船开展数字化生产设计提供参考方向。  相似文献   
342.
为使交互式水域环卫机器人(Interactive Water Sanitation Vehicle,IWSV)在进行垃圾收集时成功捕获水中浮动垃圾并顺利规避水域障碍物,提出一种将基于采样的快速搜索随机树(Rapidly-exploring Random Tree,RRT)算法与速度障碍模型相结合的路径规划算法。利用双目摄像头基于视差定位法获取水域动态障碍物的位置坐标,利用IWSV搭载的感应元件获取其自身与障碍物的相对方位角,基于速度障碍法计算可成功避开障碍物的移动角度调整范围,对更优的RRT*算法中的随机采样过程进行进一步优化,得到改进的避障路径规划算法。考虑实际应用场景,引入抗积分饱和比例积分微分控制(Proportional Integral Differential Control,PID Control)法使航向控制器的控制效果更为精准有效。在实景测试时避障路径规划算法存在稳健性,基于到达时间(Time of Arrival,TOA)定位法进行仿真分析。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该路径规划算法比RRT算法和改进前的RRT*算法路径规划效果更优,可靠性更好,可在较短时间内避障并得到较优移动路径。在实景测试时基于TOA的Chan算法更加符合定位估计需求,且IWSV本体感应装置的噪声测算宜在10 m以内。  相似文献   
343.
本介绍了小型玻璃钢快艇的船型特点和设计特点,阐述了计算机辅助玻璃钢艇设计系统(Autoform系统)的功能、结构、程序设计方法及系统的实现。系统的开发充分发挥了Visual FoxPro的友好界面设计和强大的数据库功能以及在科学和工程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FORTRAN的强大数据处理、计算功能。  相似文献   
344.
针对转辙机故障监测数据的非均衡小样本的诊断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生成对抗网络数据增强的转辙机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以故障诊断为目标改进ACGAN网络,利用生成器扩充样本分布空间及判别器的辅助分类器学习故障曲线的特征分布模式,以少量样本训练模型实现对常见故障的精确诊断。鉴于转辙机动作电流数据长度不一致,采用自适应压缩实现数据对齐,避免了以往硬填充或硬截断对齐方式对模式特征的破坏,进一步增强了故障诊断性能。最后采用成都地铁四号线的转辙机实际数据进行测试验证并与相关方法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对转辙机非均衡小样本的数据集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其故障诊断AUC指数为0.999,诊断准确率高且实时性好,具有较好的现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45.
为了解决我国内河垃圾的收集与防控问题,贴合当下环保需求,设计一种解决水域环境、水域垃圾“消”“防”问题的内河垃圾清理机器人。机器人的结构设计包含上层云台、下层推进与收集部件。上层云台利用树莓派中的opensv模块进行图像自动识别,基于神经网络模型并结合图像位置标定算法获取垃圾在水域中的位置信息,基于RRT*算法实现机器人在小型水域中进行垃圾收集的自主路径规划;下层推进部件主要由3个无刷双向防水推进器构成,通过差速推动控制机器人在水域中全向移动;收集部件基于伯努利定常流动定律,通过漩涡自主吸收水域垃圾。该设计基于伯努利定常流动定律实现漩涡吸收垃圾,并结合当下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实现一种集水域漂浮垃圾收集、水域环境(图像、温度、p H、含氧量)信息实时监测为一体的机器人设计。  相似文献   
346.
目前在工程问题中,对于管道支架强度的计算往往仅考虑单支架强度而忽略相邻支架整体强度。以某深水通用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loating Production Storage and Offloading,FPSO)消防水管路系统部分管道为研究对象,采用CAESARⅡ管道应力分析软件提取管道支架荷载数据,分别对单支架受力的应力与变形情况和相邻支架整体受力的应力与变形情况进行计算与分析。在不同算例中,支架最大应力与变形同受力情况相关,但在相邻支架整体受力下,支架最大应力与变形均显著降低。结果表明,单支架强度的传统计算方式偏于保守。在实际工程中对于管道支架强度分析应综合考虑相邻支架整体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