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145篇
综合类   42篇
水路运输   25篇
铁路运输   19篇
综合运输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期望运行速度的大小对理论运行车速的预测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该文提出了根据汽车的动力性、安全性、经济性及市场占有率确定货车期望运行速度的方法,说明了货车性能保证分位数确定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12.
为明确波纹钢管加固不同破损程度混凝土管涵的力学性能及机理,采用室内两点加载试验,对波纹钢管加固的未破坏、部分破坏和完全破坏的混凝土管涵进行研究,获得加固管的荷载-位移曲线、破坏特征和截面应变分布,基于破坏特征和截面应变分布假设加固系统为套管体系(Ⅱ类管),根据变形协调条件推导极限承载力的估算公式,并论述套管体系中各个管体的荷载分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波纹钢管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混凝土管涵的承载能力和刚度;加固后的复合管为套管体系,荷载分配依据各个管体的环刚度大小,加固管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值与实测值之间的误差小于10%;只要待加固的混凝土管涵未完全破坏,波纹钢管对钢筋混凝土管的加固效果相近,即部分破坏与未破坏的钢筋混凝土管涵采用波纹钢管加固后的承载能力相近,而完全破坏的钢筋混凝土管涵加固后的承载力较低;填充层不仅起到黏结作用,而且在荷载分配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当钢筋混凝土管涵从未破坏到完全破坏时,填充层所分担的荷载迅速增加(由30%增至80%),而波纹钢管分担的载荷仅略有增加(由7%增至18%);当填充层的刚度从0增加到35 000 MPa时,填充层所分担的荷载从0增加到58%,钢筋混凝土管涵分担的荷载从69%下降到29%,波纹钢管分担的荷载由31%下降到13%。  相似文献   
113.
隧道施工难点之一是控制围岩与初期支护的变形,而解决这一问题应从新奥法原理出发,充分利用围岩自承能力,加固围岩,提高围岩承载能力。本文利用弹塑性力学中的有关知识,论述超前支护的工程意义,以便对超前支护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4.
115.
WQJX平行钢绞线拉索具有可实现单根钢绞线安装、张拉和更换的优点,结合重庆千厮门嘉陵江大桥WQJX15.2-139平行钢绞线拉索单根钢绞线换索演示实践,对WQJX平行钢绞线拉索单根换索工艺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16.
基于AHP的思想提出一种对频谱资源分配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的算法:将频谱资源分配的效果作为目标层,以认知用户总满意度、频谱分配公平性及系统经济性3个因子为第1准则层,以频谱资源紧张程度、已分配带宽比例、缺口带宽比例等因素为第2准则层,根据准则层各因素的关联关系和重要性程度得出各因素权重,通过虚拟分配及单位化计算各因素的观测值进行综合评价。空闲矩阵、分配矩阵、干扰矩阵等基础数据基于均匀分布进行构造,分别对频谱资源处于充足和紧张的情况进行模拟,采用文中算法对3种频谱分配方案进行仿真。结果显示:系统资源充足时,两级动态分配方案效果最好,多信道联合优化方案次之,次用户协作方案最差;系统资源匮乏时,两级动态分配方案和多信道联合优化方案,均优于次用户协作方案。  相似文献   
117.
胡学兵 《隧道建设》2011,(Z1):255-259
由于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交通量的急剧增加,导致城市立交发展迅猛。为了减少地面立交工程对区域规划的破坏,地下立交成了一个新的发展趋势。以营盘路湘江隧道和万石山地下立交工程为依托,介绍地下立交的功能定位以及结构设计的控制性因素和施工技术,并以万石山地下立交工程为对象,详细介绍地下立交的设计和施工技术,为今后其他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8.
地下立交设计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城市快速发展,交通量急剧增加,导致城市立交发展迅猛。为了减少地面立交工程对区域规划的破坏,地下立交成为一个新的发展趋势。以长沙市营盘路湘江隧道和厦门市万石山地下立交工程为实例,介绍地下立交的功能定位,结构设计的控制性因素。以万石山地下立交工程为实例,介绍地下立交的设计和施工技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9.
肝脏移植是终末期肝病患者唯一有效的治疗措施,早期 的肝移植适应症主要为肝恶性肿瘤,现在主要是良性终末期 肝病,肝硬变导致的肝功能衰竭和急性肝炎导致的爆发性肝 功能衰竭的患者,及时进行肝移植是挽救生命的唯一希望.近年来,随着外科学、麻醉学、免疫学和血液学等学科的发 展,肝移植的成功率有了显著提高.但是,肝移植围手术期 的出血是1个棘手问题,整个围手术期离不开输血,如何对 肝移植患者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输血支持是业内人士普 遍关注的环节,我们就肝移植围手术期输血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0.
王艳  符锌砂 《公路工程》2010,35(1):95-97
目前桥梁计算机辅助设计在结构分析计算方面的研究及应用比较成熟,但是在桥梁绘图方面主要还是限于一些标准跨径和基本结构形式的桥梁设计图绘制,系统适应性受到很大限制,特别是对于目前公路和市政道路工程中常见的互通立交连续梁桥,由于其结构种类繁多、受力复杂、规律性差、异型结构多等特点,其互通立交构造物的计算机自动绘图一直未能实现,成为桥梁设计中的瓶颈。针对这种状况,本文以互通立交匝道内弯梁段箱梁一般构造图的设计绘图为例,对互通立交曲线箱梁桥上部结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绘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