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116篇
综合类   38篇
水路运输   18篇
铁路运输   9篇
综合运输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车辆行驶条件下,发动机运行参数复杂多变,以瞬态工况为主,其瞬态动力输出一般通过CAN线读取,无法精确测量。文章通过对发动机燃烧原理和摩擦理论的研究,提出了通过缸压传感器检测瞬时缸压及建立发动机摩擦扭矩模型来计算发动机瞬态输出扭矩的方法,并使用发动机台架稳态和瞬态两种试验对本计算模型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精度高,最高相对误差仅为1.65%,具有很高的可行性,为实现整车路试工况瞬态动力性能测试、校正CAN读取的瞬态动力输出值、竞品车整车状态下瞬态动力性能测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2.
碳税政策作为一项重要的碳定价机制,对于碳减排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制定碳税政策,不仅是应对国际碳贸易壁垒的关键选择,更是促进我国“30·60”目标实现的重要一环。汽车行业产业链长,以汽车行业作为试点行业开展碳税政策研究,不仅可以促进汽车行业碳减排,提高汽车产品低碳竞争力,同时可以形成辐射带动效应,为全行业开展碳税政策研究提供参考。本文在借鉴国外碳税政策的基础上,对我国碳税设计的关键性问题进行了探讨,并通过对比分析我国汽车行业现有税种的税收特点,对碳税的可融入性进行了研究,初步确定了碳税设计思路,为进一步的汽车行业碳税政策设计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83.
集成化城市道路基础设施管理系统开发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段征宇  符锌砂 《中外公路》2007,27(1):203-205
该文讨论了设施管理系统的一般框架,提出了集成化城市道路基础设施管理系统,重点讨论了业务集成中的养护资金分配、待维修项目相关性分析模型。对系统集成中的关键技术集成数据库、GIS和Web Service在系统中的作用进行了详细论述,并展示了一个开发案例:广州市路面桥梁排水管理系统(PBDFMS)。  相似文献   
184.
明挖法施工的装配式地铁隧道基坑围护桩通常为现场浇注混凝土桩,且只作为基坑开挖阶段的挡土结构,不将其作为侧墙永久结构的一部分,这种结构设计方法偏于保守,导致资源浪费。为此,提出桩-墙叠合全预制装配明挖地铁隧道建造方案,其主要特点是:基坑围护桩和隧道结构均采用预制结构且叠合布置,围护桩既是基坑开挖期间的临时挡土结构,同时也是隧道侧墙永久结构的一部分。以济南市济阳有轨电车明挖区间隧道工程为背景,开展围护桩和隧道侧墙叠合方案的比选。基于不同叠合方案结构受力分析和叠合施工方便性的综合考虑,提出在围护桩和隧道侧墙四角点进行叠合连接的措施;详细讨论了“桩-墙叠合方案、基坑预制围护桩布置、隧道主体结构装配分块、桩-墙叠合连接方法”;最后结合本工程试验段的施工,阐述了桩-墙叠合明挖隧道装配施工的关键工序及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85.
186.
<正>当车辆与行人发生碰撞时,为减轻对行人的冲击,广汽本田第十代、第十一代雅阁车型上配置有弹出式发动机室盖系统。1弹出式发动机室盖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弹出式发动机室盖系统主要由行人碰撞传感器、动力单元部件及安全气囊控制单元(SRS)组成。(1)行人碰撞传感器安装在前保险杠内的前保险杠安全板上,负责检测因该板变形而引起的加速度,并将加速度信号发送至SRS。  相似文献   
187.
层间特性显著影响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的服役性能,考虑到防水黏结层材料品种繁多、性能差异较大,优选出适用于精品工程建设的防水黏结层材料并进行针对性优化的工作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基于此,选取橡胶沥青、水性环氧沥青以及多介质复合防水黏结层材料进行综合比选,首先成型包含不同防水黏结层材料的复合试件,然后进行室内拉拔、剪切以及疲劳试验,通过对不同防水黏结层材料的层间特性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综合性能优异的防水黏结层材料,最后对优选出的防水黏结层材料组成进行针对性的优化。结果表明,多介质复合防水黏结层在常温和高温条件下均具有最高的剪切强度和拉拔强度;此外,多介质复合防水黏结层具有最高的疲劳寿命。在此基础上,考虑双组分反应性树脂、橡胶沥青和单粒径碎石含量对复合试件剪切强度和拉拔强度的影响,基于响应曲面法对多介质复合防水黏结层的材料组成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材料组成为:双组分反应性树脂洒布量为1.2 kg/m2,橡胶沥青洒布量为1.5 kg/m2,碎石撒布量为7.8 kg/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