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5篇
公路运输   10篇
综合类   12篇
水路运输   22篇
铁路运输   11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了在高功率微波系统中实现过模同轴波导到2路矩形波导的高效率模式转换,研究了一种过模同轴-2路矩形波导功分器.该功分器将径向线作为同轴波导到矩形波导的模式转换过渡结构,先将过模同轴波导TEM模分为4路矩形波导TE10模,再将4路矩形波导合成为2路,有效抑制了过模波导中高阶模式的产生,实现了较高功率容量和传输效率.设计和实验结果表明:该功分器在中心频率2.88 GHz下驻波系数为1.04,传输损耗为0.15 dB,输出不平衡度为0.15 dB,设计功率容量为4.52 GW,满足高功率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32.
随着海洋开发和水中兵器的需要,水声数字遥控系统水下得到迅速的发展,且将在水下通信、遥测、水下航行器的控制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微功耗水声数字遥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33.
季想 《水运工程》2022,(S2):145-148
针对吊装作业引起的超载对临近桩基础的影响问题,进行吊装作业稳定性和桩基础受力分析。采用经验公式计算吊装稳定性,并对桩身受力情况进行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吊装作业稳定性系数、桩身受力、桩顶水平和竖向位移均满足相关要求;吊装工况下荷载大于设计值,桩基础受力和位移虽然符合规范要求,但内力和位移明显增大,应复核超载对结构安全的影响。  相似文献   
34.
港口是一个城市的名片."城因港兴,港为城用"深刻地揭示了城市发展与港口发展之间的关系.大量生产要紧聚集港口城市所产生的需求,为城市的经济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据统计,90%以上的世界贸易都是通过海运方式实现的,绝大多数是通过枢纽港来中转集散的.利用区位优势,加快海港建设,已成为当今世界沿海国家和地区发展的战略重点.因此把广州的港口建设成为国际航运中心是把广州市建设成带动全省辐射华南,影响东南亚的现代化大都市的关键选择和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35.
舰船物理场机动测量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述了国外舰船物理场测量系统的有关情况,介绍了舰船物理场机动测量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系统组成,本系统已经成功地应用于实艇物理场测量。  相似文献   
36.
客运专线动车组周期性运用计划编制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动车组的运用是客运专线运输组织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分析动车组的各种运用方式,提出了动车组周期性运用的思想;并将动车组的接续运行与检修计划制定过程转化为动车组运用网络上具有较多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的TSP中旅行商的旅行问题;在此基础上构造了在考虑综合维修条件下多基地、不同型号的动车组周期性运用计划编制的数学模型,并运用计算机模拟方法对给定运行图条件下合理配置动车组套数、存车线数量及动车段设备规模等问题进行研究;同时也分析不同运行图结构及不同维修条件对动车组需求数量的影响。初步研制开发了客运专线动车组运用计划编制模拟系统软件,该系统可给出动车组运用的交路图、维修内容、地点及时间等信息,为客运专线动车组的综合运用与维修管理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37.
38.
研究目的:出入段线能力是决定动车段内设备能力能否得到充分运用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以北京动车段为例,根据预测的客车开行方案,仿真铺画列车运行图;在满足动车组检修作业要求的前提下,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模拟分析动车组综合运用计划,确定各时段出入段线动车组出入次数;提出动车段出入段线的运输组织方案和能力计算办法,为动车段的勘察设计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研究结论:根据出入段线的运输组织方案,对照分析其在最有利和最不利条件下的通过能力与动车组出入段次数,确定出入段线能力的适应性及能力加强措施方案;分析得出全天存在4个小时段范围内2条出入段线能力不能满足运输需求,因此建议北京动车段设3条出入段线,各线均按双方向追踪运行设计。  相似文献   
39.
连续波技术有着独特的优点。针对连续波声呐技术中不可回避的混响声强问题做了理论推导与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连续波体积混响的混响声强是近似收敛的,理论值与散射系数、发射频率、指向性束宽、发射源级有关。计算得到各种频率下的收敛值,高频连续波的混响声强收敛值较为一致;进行了误差分析。并猜想连续波界面混响的混响级也是收敛的。研究结果为连续波声呐技术的混响声强计算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0.
大秦线2亿吨运输能力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秦线实现2亿吨、储备3亿吨的运输能力,应走大重量、低密度的道路。在最终列车重量全部实现20000t的前提下,提出过渡期的列车重量方案和相应的行车密度;检算追踪列车间隔时间和天窗占用运行图时间;分析线路在开设垂直型天窗时天窗占用运行图时间较大的原因;确定需要的通过能力;提出车站封闭的数量和保留车站的改扩建方案;提出煤炭装车站(点)、卸车地和相关线路的配套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