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9篇
  免费   10篇
公路运输   164篇
综合类   138篇
水路运输   60篇
铁路运输   107篇
综合运输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481.
对处于初、终凝前后混凝土材料选取了6个不同时间点作为振动的起振点,分别施加4种不同频率和振幅组合的振动,通过劈裂拉伸强度试验,判断受振动混凝土1、3、28d抗拉性能变化情况.试验中得到76组劈裂拉伸强度结果,有29个结果是强度降低的.这些强度降低的数据均在10%以内,其中强度降低在7%以内的占了76%.试验结果表明:对...  相似文献   
482.
在研究边缘型高速铁路客运枢纽地区典型路网布局型式的基础上,计算各类需求下各级道路的优势出行距离,运用电子云模型计算枢纽地区各级道路所需承担的道路周转量,并与各级道路所能提供的周转量相平衡得到枢纽地区路网级配计算模型,并结合南京南站枢纽地区进行了实例应用。  相似文献   
483.
<正>一、江苏综合运输的特点 1.综合运输网现状 江苏省东濒黄海,西连安徽,北接山东,东南与上海和浙江毗邻,位于我国沿海和沿江“T”型生产力布局轴线的交汇区,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是长江中下游地区交通运输的出海通道、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所在地,也是全国主要经济区之间的联系通道、交通枢纽密集地带。 京沪、陇海、宁铜三条铁路干线构成了境内的主要铁路骨架。拥有铁路营运里程750公里,路网密度0.73公里/百平方公里,复线率达到69%。拥有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徐州、连云港等大中城市铁路站点,以及徐州北、南京东两个路网性铁路编组站。  相似文献   
484.
介绍了红外探测技术的选择与应用,对各种地质条件下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485.
广州市猎德大桥为独塔自锚式悬索桥,索塔为贝壳状,高128m,空间悬索结构,28对吊索,全桥跨度480m,此结构为中国第一世界第二,施工和技术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486.
在我的记忆中,档案于我可能就是学生时代升学时填的各种表格,厚厚地被尘封在属于自己的档案袋里,跟着自己的人生轨迹走一生.然而在进入企业之后,我对档案有了进一步深入的了解. 2013年入职东风公司后,我被分配到公司人力资源部实习.当时正好赶上单位人事部清理职工档案,一大堆档案密密麻麻堆了满满一屋子.  相似文献   
487.
对南非东南沿海及好望角海域的水文气象情况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结合某远望号船安全顺利通过此海域的实际航行情况,对航线设计、航行应急预案和气象保障方案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88.
在轨道交通接运公交网络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基于轨道交通车站的接运公交特点,运用TransCAD软件,通过对轨道交通接运公交网络图层的创建、轨道交通接运网络的指标设定、数据准备,以及用交通分配模型来估计交通路网上的交通流量等,给出接运公交线路优化方案,并结合北京地铁13号线的望京西站,实证分析接运公交线路优化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89.
对建筑垃圾流动化回填材料的配合比设计方法进行研究。通过试验手段对回填材料流动度与用水量的关系、回填材料中粉煤灰掺量确定方法、回填材料强度与水泥用量的关系进行分析。确定建筑垃圾回填材料流动度与用水量之间的关系表;提出利用回填材料最大堆积密度确定粉煤灰掺量;建立了建筑垃圾回填材料灰砂比、水固比与回填材料强度之间的关系式。在此基础上采用体积法或质量法建立了以回填材料中水泥用量、粉煤灰用量、建筑垃圾和水的用量为未知数的四元一次方程组,通过求解得到建筑垃圾回填材料每立方米组成材料的用量,形成了完整的建筑垃圾细料制备流动化回填材料的配合比设计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