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66篇
综合类   22篇
水路运输   11篇
铁路运输   26篇
综合运输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以"一面双孔"定位系统为基础,研究并建立了对工艺数字化系统中定位误差计算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定位误差计算系统的功能并介绍了系统的应用范围与特点.  相似文献   
122.
国际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研发动态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很多国家,无论是政界还是企业界,都积极支持燃料电池汽车开发,相继开展了示范项目.作者从多个角度全面介绍了各国政府、企业支持的政策和措施,并具体概述分析了国际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新动态及我国燃料电池汽车示范项目进展.  相似文献   
123.
基于振型动能法的大跨度斜拉桥振型分析和模态识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拉索的自身振型以及与塔梁相互间的模态耦合作用被人为忽略和单凭振型图难以识别出主梁的主振型两大问题,采用多段索单元模拟拉索以便能准确地计算结构模型。通过动力计算分析振型参与的动能比例,实现了振型识别功能,得出斜拉桥的自振频率和振型。分析结果表明:斜拉桥的自振特性表现出明显的三维性和相互耦合的特点,主梁、桥塔、斜拉索之间相互影响;在一个较宽的频率范围内,许多振型都可能被动力荷载激起强烈的振动;为识别出主梁振动为主的振型和主振型方向分析振型参与的动能比例,应采用10阶以上的振型情况分析,为动力测试提供理论数据。  相似文献   
124.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桥跨中下挠是该桥型普遍存在的典型病害,引起跨中下挠的成因十分复杂。文中以蔡甸汉江公路大桥为例,利用Midas/Civil建立全桥结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跨中下挠的影响因素,讨论了混凝土收缩徐变、预应力损失与超载对跨中下挠的影响,并提出下挠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5.
中等强度砼由于水灰比较大而抗冻性能较差,在对其引气后随着砼中含气量的不断增加,砼冻融循环次数先增加后减小,强度不断减小.在砼中加入掺合料并对其引气能够明显提高其抗冻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单掺6%硅灰、双掺6%硅灰与10%矿渣、双掺6%硅灰与10%粉煤灰,含气量保持在5%左右时冻融循环次数均能达到300次以上.  相似文献   
126.
关于隧道抗减震模型试验围岩相似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模型试验是对隧道工程在地震动荷载作用下破坏机理进行研究的重要手段,而围岩相似材料是隧道模型试验的结果是否准确、符合实际的关键之一。隧道抗减震模型试验围岩相似材料研究的主要内容有:相似比的确定、配制适宜的相似材料和模拟结果及其评价等几个问题。试验结果表明,隧道抗减震的重点在洞口段,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抗减震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127.
依托福建国省道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提升改造工程,选择典型的重载交通段落,采用常温洒(撒)布型极薄磨耗层在水泥混凝土路面直接加铺应用。通过加铺前后的路貌路况对比,并进行路面抗滑性能、行车噪音等连续跟踪观测,结合原材料的性能试验和室内模拟试件的力学试验,评价极薄磨耗层的使用效果、分析内在成因。结果表明,极薄磨耗层具有施工快捷、黏结牢固、抗滑降噪、封水防渗、绿色低碳、性价比高等特点,适用于目标期望一般、改造资金紧缺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快速“白加黑”加铺工程。  相似文献   
128.
罗定林 《专用汽车》2023,(1):56-57+60
针对一种聚乙烯衬里罐体的实时检测方法进行了探讨,该方法检测时无需放空物料和清洗设备,可以对使用中的聚乙烯衬里罐体进行实时监测。将罐体功能检测仪的检测探头插入到介质液面中,另一端接检测仪主机,报警器可告知使用者衬里层是否即将破损或已经破损。该检测仪在设备上安装十分便携,其主要意义在于衬里层破损前就能发现隐患,而不需要等到腐蚀掉金属罐体或罐体泄漏才被发现。  相似文献   
129.
为研究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华夫桥面单向板中纵筋率对其抗弯承载力的影响,利用等效宽度的原理对其进行简化,设计制作了6根不同纵筋率的足尺T梁模型.首先,通过加载试验分别对UHPC的基本力学性能和T型截面UHPC梁的抗弯性能和破坏模式进行研究;其次,根据材料性能试验结果,提出UHPC抗拉与抗压的本构模型,并通过截面分析推导T型截面UHPC梁的极限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最后,基于既有研究结果,对所提出的T形截面UHPC梁极限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进行适用性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由于UHPC具有优异的抗拉强度和拉伸韧性,尽管减小纵筋率会降低T形截面UHPC梁的极限抗弯承载力和延性,但不会改变构件的破坏形式,即T形截面UHPC梁在纵筋率较少甚至不配筋的情况下依然具备延性破坏的特征;根据截面分析推导结果,受拉侧UHPC极限抗拉强度变化系数与纵筋率成正比关系,纵筋率的增大可以更加显著地发挥UHPC的抗拉作用;所提出的公式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30.
交通运输部的电子收费(ETC)推广行动大大提升了高速公路ETC车辆比例,高速主线出口ETC收费通道数量也超过了人工收费通道(MTC)数量,ETC通道靠左设置的规则让MTC车辆需要提前换道进入收费广场才不会与ETC车辆产生冲突。为了验证以ETC车辆为引导对象和以MTC车辆为引导对象对驾驶人换道行为的影响,设计了3种高速公路主线收费通道引导信息方案:现状引导方案(OR)、部分MTC引导标志方案(PMS)和完整MTC引导标志方案(CMS)。试验分2个阶段,第1阶段验证在无交通流下,引导方案对于驾驶行为的影响,并评价得出效益最优的方案;第2阶段在选取现状和效益最优方案基础上,添加高流量及低流量的交通环境,验证优化后引导方案的可行性。2个阶段均利用广义估计方程分析不同引导方案下的换道行为特征,第1阶段构建熵权TOPSIS模型综合评价不同方案,并得出最优的引导方案用以第2阶段分析。结果表明:完整MTC引导方案(CMS)最符合ETC车辆高比例的现状,可以明显缩短MTC车辆换道响应时间,换道过程更加平稳、安全,从而避免MTC车辆在收费广场内与主线ETC车辆发生冲突,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部分MTC引导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