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4篇
综合类   8篇
水路运输   3篇
铁路运输   2篇
  2022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汽车智能网联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更多的便捷。本文结合根据目前传统车辆人工切换远近光灯带来的安全隐患,仿真设计一款基于Arduino UNO的多传感器集成的远近光灯自动切换系统,该装置利用传感器采集数据进行数据处理与自动控制,利用公有云和集成模块设计低代码T-BOX实现物联网远程控制,最终可实现本地远近光灯自动切换,物联网远程控制切换,提高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2.
基于专家系统的轮机模拟器自动评分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汉卿  聂伟 《船电技术》2013,33(2):37-39
客观公正的考核评分系统可有效的提高轮机模拟器人员培训的效率,降低培训的成本。以知识库的建立为重点,论文阐述了专家系统在轮机模拟器自动评分系统中的应用,并以推进电机的操作评分为例说明整个知识库建立过程和遵循的准则。在考核评估的实际应用中,自动评分系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区域交通可达性测算方法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可达性是反映区域空间结构与交通网络关系的重要指标。为了对区域的可达性进行准确描述,以引导人口和产业合理分布、完善区域综合交通网络建设,在国内外已有可达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区域发展和交通网络建设现状,从客运和货运2个角度建立区域节点城市和区域整体可达性指标模型,并利用新模型对北京都市圈的可达性进行实证性测算研究。  相似文献   
4.
为克服现行评价城市公交覆盖水平的核心指标只基于供给角度,忽略公交服务效率和不同区域民众出行需求各异的局限性,从公交供给和居民出行需求角度出发,兼顾公交服务的普遍性与效率性,提出并构建了公交人文覆盖率指标,探索通过选取不同人文因子以计算公交人文覆盖率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公交人文覆盖率指标比现行的公交覆盖率指标更能体现公交服务水平,将公交人文覆盖率指标纳入城市公交覆盖水平的评价体系有助于抑制“为覆盖率而覆盖”的盲目行为,对提高公交资源的利用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轮机模拟器训练考核的客观性和准确性,研究了轮机模拟器基本原理和考核评分的方法,建立了轮机模拟器操作考核评分的数学模型。在所建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评估准则的建立方法,并结合模糊综合评判法和专家系统理论,实现了考核自动评分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张绪夫  聂伟 《舰船电子工程》2014,(5):105-107,139
舰船动力装置训练系统在培养操纵人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提高了培训效率,并降低了培训成本。论文在研究了舰船动力装置训练系统工作原理后,以系统实际开发过程为基础,提出了训练考核评估系统设计过程中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案。重点介绍了评估系统设计的一般原理,研究的基本方法,评估算法研究以及系统实现和调试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公路工程勘察过程中数据共享缺乏、现场监管缺失等问题,利用5G移动互联网、GIS等技术,进行高速公路工程地质勘察实时多项目管理系统的研发,搭建了PC端及APP移动端,并在湖南省多个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勘察中进行了应用。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拥有数字外业、协同作业、实时多项目管理等优势特点,具备全省项目统计、数据采集信息化、勘察质量管理、计划进度管理、设备管理、履约管理等一系列功能,实现了过程留痕、数据累积、信息溯源,提高了勘察监管工作效率,为公路工程地质勘察作业全过程实时监管提供了可靠的信息化系统。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和灰色关联分析的区域公路网评价方法。该方法综合了DEA和灰色关联分析两种方法的优势,以灰色关联分析为中心模型,通过复合DEA模型来确定每一个被评价对象(决策变量)中各点关联系数的权重向量,从而计算出相对最优的关联度,实现对评价对象客观的优先排序。该方法不但能克服确定权重时的主观性,而且通过对各指标的“非均一”赋权,有利于达到优先序评价的“最优性”。最后通过对我国部分省区公路网的评价实例说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互动机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互动关系,研究二者的互动机理,对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交通问题以及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首先分析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关系,指出二者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然后建立数学模型描述二者互动的方向及程度,从模型稳定性分析可以看出,当满足一定条件时,二者能够达到一种“互补共生”的稳定平衡状态;在此基础上,结合实例对模型进行仿真,验证了模型的稳定性条件;最后,基于二者的互动机理提出一些城市规划对策。  相似文献   
10.
对新建预应力混凝土梁徐变对上拱度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可知,存梁控制前3个月徐变引起的上拱度变化值相对比较重要;为降低拼接时新旧桥的位移差,在不采取其他措施的情况下,建议存梁40 d(最多不能超过3个月),以减小混凝土收缩徐变对起拱的影响;分批张拉预应力筋及预压主梁对控制拼接时对新桥的总上拱度有一定效果,预压主梁的效果较为明显,拼接后的徐变位移差都很小,影响也很小;采用存梁40 d的方法,可轻松地满足施工工期安排的时间,不需采取分批张拉预应力筋及预压主梁的措施,也可达到控制结构上拱度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