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11篇
综合类   22篇
铁路运输   7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SS9改进型机车车体钢结构弹性模态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SS9改进型电力机车车体钢结构进行模态分析,描述了该车体在某一频率范围内的振动模态,分析了影响车体结构的主要因素,并就进一步改善车体动态特性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2.
建立某机车车体有无蒙皮结构的2种有限元实体模型;分析了蒙皮结构在车体结构有限元分析中的具体影响;提出了车体蒙皮结构在动态特性计算中的处理方法。指出要提高机车车体结构的有限元分析精度,就必须考虑蒙皮对结构动态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3.
地铁铝合金车体的结构设计和强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雷成  肖守讷 《机车电传动》2006,(1):54-56,78
在分析某地铁铝合金车体结构特点和铝合金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基础上,建立了车体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并借鉴国内外的地铁车辆技术标准和地铁车辆的实际运行状态确定了载荷工况,还分析了车体结构在各个工况下产生的应力、变形和模态。结果表明了该铝合金车体的强度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64.
从轨道列车车钩缓冲装置功能和失效原理、分类和标准、理论和应用与列车整体碰撞响应4个方面,梳理了近20年车钩缓冲装置在列车碰撞领域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总结了 4个方面研究的优缺点与未来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列车碰撞动力学的角度,阐述了车钩缓冲装置在列车碰撞中的作用,及其在车辆系统整体设计中的地位;基于欧盟、美国、日本与中国...  相似文献   
65.
疲劳短裂纹的演变历程是一种非线性动力学变化过程,为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本文采用遗传小波神经网络对其进行数值分析。结合神经网络的自学能力和小波分析的快速衰减、非线性逼近特性,以及遗传算法宏观搜索和全局优化的特点,遗传小波神经网络可在综合考虑多个影响因素的情况下,反映各因素相互之间隐含的非线性特性。基于2种加载频率下光滑漏斗形圆棒试样的疲劳短裂纹复型试验及其在"有效短裂纹准则"体系下的复型膜观察结果,计算试样有效短裂纹密度和主导有效短裂纹扩展率,并运用遗传小波神经网络对其分别进行仿真模拟比较。仿真结果表明,遗传小波神经网络应用于疲劳短裂纹演化行为研究具有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6.
为建立机车各部件的垂向动力学微分方程,计算各悬挂力的输出响应,建立了系统质量、阻尼和刚度的增广矩阵.为避免在计算系统输出谱密度时计及各个输入的互谱密度,利用机车中各轮对处输入激励之间存在着确定时延的关系,将6个轮对处的多输入激励换算成单输入激励,使系统成为单输入多输出线性系统.根据线性系统的叠加原理,通过频率响应矩阵的谱分析,得到转换后的单输入、多输出系统的频率响应函数.假设输入函数为各态历经的平稳随机过程,得出各输出响应的谱密度与频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7.
城际动车组头车耐碰撞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耐碰撞轨道车辆总体设计思想出发,依据国内、外相关的耐碰撞设计规范和准则,结合某型城际动车组,利用显式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建立其头车碰撞的有限元模型,并对碰撞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该型城际动车组头车的耐碰撞性能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68.
ANSYS在机车车体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介绍某机车车体详细的有限元模型,描述了对车体结构分析的基本过程.并明确了车体有限元分析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对车体结构分析的基本步骤,为利用ANSYS对机车车体结构分析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9.
70.
为使轴箱体静强度与疲劳强度的有限元校核与分析结果更为合理可信,在建立计算模型时对轴箱拉杆进行了模拟.由于缺乏使用ANSYS超弹性单元必须的橡胶应力-应变试验数据,基于给定拉杆横向、纵向刚度和外载条件下的拉杆理论变形量,通过调整用于模拟橡胶垫和橡胶关节实体单元的材料泊松比与弹性模量,使相同外载下的计算变形量逐渐趋于理论值,实现了对拉杆的模拟.依照推演的EN 13749标准,完成了对出口某国机车轴箱体的强度校核,其静强度与疲劳强度均能满足标准要求.对比简化拉杆连接的模型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合理的轴箱拉杆模拟,能使分析结果更为可信,尤其是在轴箱体拉杆安装座部位,避免了因过度简化可能导致的局部应力分布奇异,从而影响对真正应力较大部位和结构危险点的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