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7篇
综合类   12篇
水路运输   5篇
铁路运输   15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基于TOD的城市公共交通枢纽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国内各大城市对公共交通枢纽规划建设的普遍重视,城市公共交通枢纽设计已成为交通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从城市总体战略规划的系统角度出发,将TOD的基本理念引入到城市公共交通枢纽的设计流程中,以"公交枢纽地区"的规划思想为基础剖析了基于TOD的城市公共交通枢纽设计的特有指导原则、设计流程、设计内容,并分析了该设计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2.
23.
成灌线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后首批灾后重建的重大工程,是西南地区首条GSM-R线路.成都GSM-R核心网节点是铁道部规划的18个核心网节点之一,第1次在正式工程中3家GSM-R设备供应商完成互联互通,第1次使用软交换技术在现网中运营.  相似文献   
24.
分析短波功率放大器非线性失真的产生原因和影响,总结功率放大器中常用的线性化方法,比较其中的功率回退法和预失真法的优缺点.对数字基带预失真法的工作原理进行重点分析,并对其作为短波功率放大器线性化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5.
利用城市轨道交通平峰期冗余运力进行客货混合运输是缓解地面交通拥堵和节能环保的重要手段。本文在客货混合运输模式下,研究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时刻表和流量控制问题。首先,以列车发车时间、列车车厢布置和客货需求分配给列车车厢的数量为主要决策变量,以最小化乘客和货物的等待时间以及列车车厢能耗为目标,考虑流平衡、列车容量限制及时刻表等约束,构建城市轨道交通客货混合优化模型。其次,为验证模型的有效性,以上海地铁17号线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借助优化求解器Gurobi求解模型。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协同优化方法具有良好的优化效果和计算效率,与逐一求解法对比,乘客和货物延误数量可显著降低;协同优化可减少乘客延误人数21.92%,货物延误数量9.73%,乘客和货物的平均等待时间减少35.88%和25.56%,碳排放量减少1.7%。该方法可以提高地铁满载率,减少地铁平峰时期的运力浪费,同时提高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性和运输效率。  相似文献   
26.
GSM-R无线传播模型分析和拟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郑州一西安客运专线采用GSM—R移动通信系统,由于该系统承载列控信号,又是在高速条件下运行,为避免多普勒效应和电磁干扰对列控信号传输的影响,实现GSM—R系统的网络覆盖,保证列控系统和铁路的正常运营,需对系统传输所引起的损伤进行研究,达到提高GSM—R网络为铁路运输服务的可靠性。研究结论:通过对建立传播模型进行的分析和对实际路测数据进行的拟合得出:传播损耗随着频率的升高、距离的增加、建筑物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参数越多拟合的效果越好,但计算机拟合的时间越长。故在无线设计中,选择合适的传输模型和在拟合过程中合理选择参数的个数,可以得到较好的效果。也为GSM—R移动通信系统的建模和设计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27.
换乘枢纽衔接公交线路的换乘客流OD是APTS下实施公交多线路动态协调调度的基础数据。以公交线路上下车乘客数的自动获取为前提,建立换乘OD推算优化模型,并设计了BP神经网络求解算法,应用数值试验对神经网络中的核心参数进行了标定。算例表明:BP神经网络为动态更新公交枢纽换乘客流OD提供了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8.
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研究并改进了现有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安全计算机平台,提出了一种简化型通用安全计算机平台.在不改变列控系统逻辑结构的基础上将独立的子系统集成到一台安全计算机上.然后对硬件结构的安全性指标和软件的时间、空间(内存)进行了仿真与计算,最终通过实验验证了通用型安全计算机平台的功能与性能,说明了该平台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9.
首先阐述了逆向物流的内涵,然后深刻分析了逆向物流的成因来自于市场竞争、供应商的产品召回行为以及环境保护因素,并用动态博弈论解释了政府与企业在废弃物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互动行为,最后根据威廉姆森的交易成本理论论证了逆向物流组织模式为网络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四种逆向物流网络结构及其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30.
基于饱和度的车道数量确定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从理论上推导了交通需求与道路宽度、有效通行时间比的相对关系,进而推导出一个流向上的车道数量的计算公式,并针对典型的十字交叉口和路段情况,详细讨论了交叉口进出口道和路段上车道数量计算公式。最后,对一个算例进行了验证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