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篇
  免费   6篇
公路运输   50篇
综合类   168篇
水路运输   18篇
铁路运输   13篇
综合运输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目的探讨β-淀粉样蛋白25-35(Aβ25-35)与谷氨酸(Glu)联合应用,对原代培养的大鼠基底前脑神经元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大鼠基底前脑神经元,应用形态学、MTT法结合ChAT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别观察Aβ25-35与Glu联合应用,对原代培养的基底前脑神经元存活率、形态学及ChAT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影响。结果将100 nmol/L、1μmol/L Aβ分别和20μmol/L Glu联合用于培养的基底前脑神经元,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表面粗糙,立体感减弱,胞浆中出现深色颗粒,细胞肿胀或收缩;尼氏染色显示尼氏体减少;MTT检测显示神经元存活率明显下降,100nmol/L Aβ+20μmol/L Glu组与100 nmol/L Aβ组间,1μmol/L Aβ+20μmol/L Glu组与1μmol/L Aβ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ChAT免疫阳性神经元的灰度和截面积均减小。结论Aβ25-35可增加神经元对Glu神经毒性作用的敏感性,表明Glu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32.
通过对重庆库区松散土体滑坡灾害危险性影响因素的分析,构建了滑坡危险性分区评价方法,即运用灰色聚类理论和关联度法遴选8个危险性因子,并用层次分析方法量化其权重系数以及用专家系统评分法给每一危险因子分级赋值,以重庆市万州区天城实验小学滑坡为例,用等面积网格法,通过GIS系统空间多因子叠加获取其危险性指数并绘制其危险性等值线图,据危险性指数进行其危险性分区并对其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33.
应用新构造应力场分析的Scheidegger法 ,对凉山境内三个典型地区 (金河与河西区、平川地区、西昌东部区 )的新构造应力场进行了分析 .得出此三区域新构造应力场主压应力方位角分别为 2 94°、 92 5°、 336°.基于对三区公路展步的统计 ,与新构造应力场进行了对比分析 ,二者具有明显的耦合关系 .新构造应力场控制着公路水毁的宏观格局  相似文献   
34.
为保证北内环平稳、高效、安全输送天然气,对其进行清管通球。在清管过程中出现3次清管球滞留情况,针对这些滞留情况,从清管球在管道中的受力情况、清管球在三通处出现形状变化2个方面分析讨论了清管球滞留原因;从建立较大背压发球、增加清管球过盈量、改变三通倾斜方向3个方面来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证明均不符合实际情况;通过对比清管球、皮碗清管器、泡沫清管器3种设备的优缺点,最后选择泡沫清管器为北内环清管最优的清管器材。  相似文献   
35.
《公路泥石流防治工程设计指南》梗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洪凯  马康  马永泰  唐红梅 《公路》2005,(11):136-141
泥石流是山区公路的主要病害。简述了《公路泥石流防治工程设计指南》(简称《指南》)的编写背景及依据,慨述了《指南》的主要技术框架以及《指南》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为公路建设及养护等相关技术规范的修改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6.
陡崖是山丘地区常见的地貌景观,是危岩灾害孕发的起源地.以三峡库区万州区太白岩陡崖为例,笔者运用危岩发育链式机理探讨了陡崖的形成过程,指出陡崖是危岩链式发育的必然结果.得到了危岩主控结构面连通率与弹性模量及危岩体损伤度之间的相关参数,运用岩石蠕变时效本构关系建立了危岩微观链蠕变稳定时间计算式,初步建立了陡崖长期稳定性预测方法.初步得到了太白岩陡崖微观链稳定时间在891~15904年之间,在8万年内将会有危岩体逐渐发育的结论.  相似文献   
37.
泥石流沟岸冲蚀演绎及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我国位于泥石流沟岸的公路里程累计800km左右。沟岸冲蚀是公路泥石流研究的主要方面之一,是泥石流冲蚀能、岸坡抗蚀能耦合作用的表像。应用地貌学方法将泥石流沟岸冲蚀演绎过程分为4个阶段,即冲蚀槽形成阶段、泥石流顶托底部拉裂阶段、自重顶部拉裂变形阶段和坍塌阶段.核心是悬岸的产生及失稳。大量调查发现,沟岸坍塌失稳均主要发生在泥石流暴发期间.其主要原因是泥石流对岸坡的冲蚀作用使得岸坡产生纵向振动,增加荷载效应。减小了悬岸岩土体的刚度。进而诱发了悬岸体的坍塌。运用动力学方法建立了悬臂体系的纵向振动位移方程。据此应用牛顿第二定律便可求解获得泥石流振动对岸坡破坏的诱发荷载,并对护岸结构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8.
川藏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陈洪凯  唐红梅 《公路》2011,(9):17-23
针对川藏公路沿线的地理环境选取了公路沿线灾害体、暴雨、年均降雨量、路基位置、岩性条件、地貌类型、地震烈度、年均温度、植被覆盖率、地质构造等10个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采用专家系统法赋值,通过层次分析方法确定指标权重,据此提出了川藏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模型.在GIS技术支持下,建立了川藏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数据库....  相似文献   
39.
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公路洪灾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公路洪灾的复杂性、模糊性及不确定性,基于模糊数学理论,采用熵权法对公路洪灾各危险性指标赋权,构造基于熵权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通过熵权使权重由主观判断转为由各指标数据之间的关系来确定,将客观权重和专家给出的主观权重综合度量得到评价结果。经过在重庆境内渝黔高速公路洪灾危险性评价实际案例中运用,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能准确反映公路洪灾危险性程度,在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0.
危岩崩塌是一种全球泛生型重大地质灾害,其应急加固技术是危岩崩塌应急减灾的关键环节。研发了一种新型锚杆(自锚型应急锚杆),详细阐述了自锚型应急锚杆的结构组成和使用方法;建立了自锚型应急锚杆和锚杆螺栓的抗剪强度计算方法,获得了治理危岩所需锚杆数量的计算式。研究成果为应急治理危岩崩塌灾害提供了一种新技术,并可推广应用于房屋结构及桥梁结构的应急加固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