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14篇
综合类   5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方案比选工作在工程可行性研究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方案比选工作中面对纷繁而无联系的指标,选取关键指标困难,难以定量分析,往往主要依赖技术经济指标,凭借决策人员的经验与判断,缺乏科学决策依据。文章采用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建立了公路建设项目方案比选阶段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测验及优化,得到了初步优化后的公路建设项目方案比选阶段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具有代表性的工程实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2.
方案比选工作在工程可行性研究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方案比选工作中面对纷繁而无联系的指标,选取关键指标困难,难以定量分析,往往主要依赖技术经济指标,凭借决策人员的经验与判断,缺乏科学决策依据。文章采用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建立了公路建设项目方案比选阶段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测验及优化,得到了初步优化后的公路建设项目方案比选阶段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具有代表性的工程实例进行了实例验证。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高原特长隧道跟驰特性及驾驶人决策行为,优化隧道路段限速值,在云贵高原地区特长隧道进行了实车跟驰试验.基于采集跟驰数据,分析驾驶人在高原特长隧道的驾驶决策行为并得到加减速决策模型;提出隧道跟驰过程中驾驶人局部效用最优概念,通过安全跟驰距离模型、驾驶人感知速度模型及驾驶人决策模型,建立局部最优的驾驶人动态决策跟驰模型,仿真驾驶人在隧道路段上的最优决策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在高原特长隧道进口段及出口段,驾驶人趋于选择更大的跟驰距离;基于局部最优的驾驶人动态决策跟驰模型,能较好地仿真最优跟驰行为,得到隧道路段最优决策速度并作为最高限速值.本文结论为改善高原特长隧道路段行车安全状态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4.
为保证一级公路交通安全,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对交通安全设施设置进行了研究,针对机非分离设置、交通信号灯设置及下穿通道设置开展了分析,结果表明:(1)在一级公路上设置双排波形护栏,减少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合通行的现象,避免了行人误入和横穿机动车道的现象,增加了一级公路的通行能力和效率,凸显了公路"以人为本,造福当地"的人性化服务理念。(2)在平交道口设置交通信号灯,有效控制车辆避让行人,减少行人通行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达到和谐交通目的。在下坡路段设置交通信号灯,达到了提醒车辆提前减速行驶的目的。(3)设置下穿通道,便于公路两侧居民的出行,避免居民横穿道路的风险,对下穿通道两侧辅路进行硬化改善,有利于居民养成良好的出行习惯,杜绝了交通事故的萌芽。  相似文献   
15.
山区农村公路在公路中占比较高,但其安全形势严峻。本研究通过对云南某山区农村公路的事故地点分布特征进行总结,通过对县镇路段和郊区路段的交通事故从时间、车型、类型以及原因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在县镇路段事故高发,且事故多发路段中有70%位于县镇路段。从事故发生时间、事故类型以及事故原因等方面来看,县镇路段事故特征与居民出行特征、交通特征以及路侧特征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为解析平纵组合路段事故严重程度致因及影响机制,在系统选取影响事故严重程度潜在变量的基础上,利用有序Logit模型获取影响事故严重程度的显著自变量,并运用偏比例优势模型修正变量参数,从而构建平纵组合路段事故严重程度致因辨识的两阶段模型 (TSM),以云南省元(谋)-双(柏)公路为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TSM模型比有序概率模型拟合度更优,更适用于研究该问题;涉及车辆数、平曲线曲率及竖曲线曲率等7个变量对一般及以上事故具有正效应,驾驶人性别及接入口等3个变量对一般及以上事故具有负效应;就影响程度来看,接入口最大(边际效应为14.466%),驾驶人性别次之(10.581%),竖曲线长度最小(0.114%).  相似文献   
17.
招标文件的编制不仅是满足招标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对合同履行中对可见及不可见的因素进行约束,规范双方的责任及行为。近年来,云南省多采用最低价评标法,由于价格偏低,如何确保有效的合同管理尤为重要,因此对不平衡报价、新增单价、统供材料等涉及金额环节核心内容的风险必须甄别清楚,在合同框架范围内合理规避风险。  相似文献   
18.
为定量分析雨、雪、雾等高原山区常见恶劣天气对高速公路交通流特征的影响,利用长期监测的昆明市小铺—兔耳关高速公路固定监测点的交通流与天气状况数据,针对不同天气的影响,估算不同天气下车速和流量的折减系数,并与恶劣天气对平原地区高速公路交通流影响进行对比分析;然后采用回归分析方法,标定了不同恶劣天气条件下的高原山区高速公路速度-流量关系模型.结果表明:在小雪和中雪天气条件下,高原山区高速公路平均车速分别下降6 km/h和10 km/h,交通流量分别下降5.4%和22.0%;在小雨、中雨和大雨天气条件下,平均车速分别下降3 km/h,5 km/h和12 km/h,交通流量分别下降4.8%,16.4%和16.7%;在小雾和中雾天气条件下,平均车速分别下降6 km/h和14 km/h,交通流量下降比例均未超过3%.   相似文献   
19.
九龙湾枢纽立交是昆明西北绕城高速公路与昆曲高速公路之间的互通立交,为三路交叉,采用全定向Y形,是昆明西北绕城高速公路上技术指标最高的一座枢纽立交,是昆明市东北出口的门户立交,建设完工后将成为昆明市的一个新地标建筑。本文结合九龙湾枢纽立交这一实例对全定向Y形立交设计进行较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20.
田毕江  胡澄宇  杨文臣  苏宇 《公路》2022,67(1):240-247
为了提高山区高速公路行车安全性和速度连续性,提出了山区高速公路桥隧群区路段的限速值优化方法.首先通过选择在建的山区高速公路桥隧群区段为研究对象,构建了该路段的三维仿真场景.然后根据隧道路段设计速度采用标准,分别确定了"设计速度±20 km/h"和"设计速度"等3种限速方案,开展了3种限速方案下的驾驶模拟实验.最后从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