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10篇
公路运输   54篇
综合类   61篇
铁路运输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为了研究移动荷载作用下沥青路面的复合开裂的变化规律,基于断裂力学及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考虑沥青面层材料的粘弹性,分别研究了移动荷载作用下不同双裂纹间距、不同反射裂纹深度对面层top-down(纵向)、基层反射(横向)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探讨了其开裂扩展特性,评估了不同移动荷载状态下面层top-down裂纹的断裂疲劳寿命.结果表明:移动荷载作用下,面层top-down裂纹以Ⅱ型扩展为主,在单裂纹及双裂纹间距为0时,分别对应其扩展最严重与最轻微情形,但双裂纹间距及反射裂纹深度对其扩展影响较小;对于基层反射裂纹,当双裂纹间距为400 mm时,最易发生Ⅰ、Ⅱ型开裂扩展,随着反射裂纹深度的增加,扩展程度也逐渐增大;不同移动荷载状态下的top-down复合型裂纹断裂疲劳寿命长短顺序为:高速最长,次之静态、低速制动最短,制动情形下的疲劳寿命仅为高速情形下的20.4%.   相似文献   
72.
沥青路面结构力学分析多基于弹性层状体系理论或有限单元法、连续有限层法等数值计算方法,业内已涌现诸多专业软件。为进一步明确各款软件的特点,选取BISAR、MICHPAVE、EverStressFE和3D-Move Analysis共4款国外典型沥青路面结构力学分析专业软件,从原理算法、模型建立、计算求解和结果处理等具体实现层面全面开展横向比较,并针对某具体算例,进行了相关讨论。研究结果表明,4款软件各有所长,在路表弯沉、沥青面层底径向应变、土基顶面垂直应变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可比性。成果可为分析工具合理选用或计算软件成功开发奠定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73.
沥青混凝土路面永久变形预测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主要损坏现象之一,车辙是在交通荷载反复作用下产生竖向永久变形的积累。在总结回顾车辙形成机理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现有永久变形预测方法进行了综述和简要评价,并重点讨论了SHRP预测模型,为我国的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4.
艾长发  梁栋  毛成  邱延峻 《公路》2007,(12):26-30
针对高寒地区的特殊气候条件,结合郎川公路改建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和底基层施工的实际情况,从半刚性结构层材料的选择、集料质量控制、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与混合料的均匀性、气候环境及养生措施、交通管制等方面,探讨了减少半刚性结构层温缩和干缩裂缝的施工关键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75.
传统的人工视觉检测裂缝方法具有耗力、耗时、不精确、影响交通、危险、花费高等缺点。这里介绍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路面裂缝类病害自动识别方法。首先使用一种掩膜平滑法,对有大量噪音的路面图像进行增强,再采用最大类间、类内距离准则对图像进行阈值分割,提取图像上的裂缝特征,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6.
基于图像技术的沥青混合料细观损伤演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借助于CT图像技术,以AC20、SMA16、ATB25混合料为试验研究对象,从细观角度对沥青混合料单轴压缩条件下的损伤演化规律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在混合料损伤演化过程中,空隙对试件的变形起着控制作用;加载速度对内部裂纹的扩展速率和发育程度有重要的影响;温度对混合料的极限强度和裂纹扩展行为有显著影响;内部CT数等值线与外部同值等值线的连通可以作为启裂位置和损伤产生的判据。体应变为0的应力阶段所对应的损伤值可作为损伤门槛值,且损伤分维数与应力之间呈非线性关系,并随着损伤的演化发展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77.
通过对斜坡地基上沥青混凝土路面不均匀沉降的分析,发现路表最大沉降可以表征其不均匀程度,运用灰关联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地面坡度、路堤高度、路堤模量和地基模量对路面最大沉降的影响关系,得出了路面不均匀沉降对各影响因素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78.
研究目的:斜坡软弱地基填方工程是西南山区铁路、公路、城镇建设中经常遇到的工程问题之一,是工程建设突出的薄弱环节,斜坡软弱地基填方工程特性及其工程技术需要研究。研究方法:作者及其课题组采用数值分析、离心模型试验、现场测试、综合分析等手段,系统研究了斜坡软弱地基填方工程特性及斜坡软弱地基填方工程技术。研究结果:基于变形控制理念,提出斜坡软弱地基填方稳定当量安全系数建议值和以限制斜坡软弱地基水平变形为核心的斜坡软弱地基填方工程设计原则意见。研究结论:基于变形控制的思想,在采用安全系数法对斜坡软弱地基的稳定性进行评价分析的基础上,应充分考虑斜坡软弱地基变形特性的因素,适当提高路堤稳定安全系数取值,以使斜坡软弱地基具有与水平软弱地基相当的稳定程度。在斜坡地基上填筑路堤,要查明地基土体的可压缩特性和基底横坡;为保证斜坡软弱地基路堤的稳定性,应采取限制斜坡地基水平变形的措施。  相似文献   
79.
桥梁伸缩缝受桥梁整体结构挤压、车辆荷载及温度荷载的反复综合作用,易产生局部沉陷、拥包及界面开裂等病害,属于桥梁构造的薄弱部位。为提高桥梁伸缩缝的路用性能,本研究选用一种新型改性沥青桥梁伸缩缝专用沥青混合料,测试并分析其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低温抗裂性、疲劳性能、拉伸性能、黏结性能等路用性能,对比分析了不同试验温度条件下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该新型桥梁伸缩缝专用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尤其其抗拉强度、黏结强度及线收缩系数等性能优异,能够满足桥梁伸缩缝反复伸缩的变形要求。研究成果为改性沥青桥梁伸缩缝材料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的试验支撑。  相似文献   
80.
在分析无砟轨道路基面防水层功能要求和沥青混合料水力行为的基础上,提出适合客运专线无砟轨道技术要求的路基面防水型沥青混合料SAMI(surface asphalt mixture impermeable)的指标体系。通过大量的马歇尔试验,研究影响SAMI混合料渗透性能的因素如空隙率、沥青含量、级配组成和最大公称粒径,提出路基面防水性沥青混合料的建议技术标准。试验表明,SAMI-10可以作为客运专线无砟轨道路基面防水层的主型设计方案。提出路基面防水型沥青混合料应考虑温度分区,在进行SAMI混合料设计时,应以渗透系数和空隙率作为控制指标,以马歇尔稳定度、冻融劈裂强度比和低温收缩系数作为优化指标。并以SAMI-10为例,给出路基面防水型沥青混合料的配制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