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9篇
  免费   42篇
公路运输   989篇
综合类   554篇
水路运输   589篇
铁路运输   443篇
综合运输   76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144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126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123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86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17 毫秒
61.
重载铁路轮轨踏面摩擦控制器是重载铁路钢轨踏面摩擦控制产品的核心部分,其采用太阳能光伏组件供电,通过检测列车车轮信号,根据设定的参数控制直流电机,驱动润滑剂涂覆装置对钢轨踏面涂覆润滑剂,从而达到调节车轮与钢轨踏面摩擦因数,减缓钢轨磨损的作用.  相似文献   
62.
根据铁路时间同步的现状,论证研究和实验的必要性,提出基于北斗卫星授时的铁路时间同步网的基本架构、性能指标和业务系统接入原则等;介绍最新研制的铁路时间节点设备及其在上海铁路局实验及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63.
介绍了X70型集装箱专用平车的主要技术参数、结构、技术特点和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64.
介绍了日本铁道综合技术研究所以①提高安全性;②与环境协调;③低成本化;④提高方便性为工作目标,并且,按照以下3大支柱:①面向未来的研发;②实用技术的开发;③以基础研究来设定研发课题。描述了最近铁道车辆的研发趋势,运用仿真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开展研究。例举了车辆技术研发中采用的多体动力学、碰撞现象的解析、硬件在环仿真(HILS)等实例及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65.
沈阳地铁2号线新乐遗址站是我国第一例采用新管幕法(NTR)的工程。NTR工法采用的顶管作业方法,有不需要降水、地面沉降量小、施工过程不需要管线迁改,施工风险小,工期较短等优点。文章简要介绍NTR工法,并就NTR工法在地铁车站施工中的安全控制措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6.
介绍了CRH2动车组空调控制系统,并用Matlab/Simulink对动车组空调系统进行建模仿真,将空调变频控制系统与通断式空调控制系统二者作用下的客室温度和制冷量作比较分析,同时对过分相时动车组空调运行做了仿真.仿真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动车组空调运行过程中客室温度和制冷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67.
68.
南宁江北大道湘桂铁路立交桥框架扎头纠偏方案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南宁市江北大道铁路立交桥顶进施工扎头偏差达91cm的情况,提出了框架纠偏方案。因框架扎头使结构底板受力不在同一平面上,首先要对框架进行扎头纠偏调平;为使框架恢复到设计位置,需采用千斤顶对框架整体顶升;框架地基受力软硬不均,要采用浆砌片石回填并压注水泥浆的方法密实基础。在维持通车的情况下,短期内使框架安全复位,各项指标达到设计使用要求,避免了重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9.
针对铁路光传输系统,阐述了光纤色散指标对传输系统技术性能的影响,建议修改现行光缆线路工程验收标准的有关规定,增加光纤色度色散指标验收测试项目,有效保证高速铁路传输系统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70.
针对现有宏观均质模型无法反映多尺度、多相和多组分对沥青混合料细观非均质影响的局限性,从沥青混合料细观结构特征方面构建沥青混合料性能数字孪生模型以实现对路面性能的精准分析、调控和优化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途径。基于此,在沥青混合料性能数字孪生技术体系框架的基础上对基于细观结构特征的沥青混合料性能数字孪生模型进行了综述,介绍了沥青混合料细观结构数字提取和数字孪生模型构建方法,总结了一套基于图像技术和人工随机生成方法的沥青混合料细观结构数字表征方法,讨论了沥青混合料细观结构组成的评价方法,总结了沥青混合料数字孪生模型中细观结构特征参数,进而详细描述了基于细观结构特征的沥青混合料性能数字孪生模型在宏-细观性能关联中的应用,最后对沥青混合料性能数字孪生技术发展趋势、模型构建、参数表征和性能评价方面进行了展望。相关工作可为基于细观结构特征的沥青混合料性能数字孪生技术体系、技术平台的构建及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