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57篇 |
免费 | 32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441篇 |
综合类 | 257篇 |
水路运输 | 167篇 |
铁路运输 | 173篇 |
综合运输 | 5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0篇 |
2023年 | 43篇 |
2022年 | 33篇 |
2021年 | 48篇 |
2020年 | 35篇 |
2019年 | 31篇 |
2018年 | 33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22篇 |
2014年 | 48篇 |
2013年 | 47篇 |
2012年 | 50篇 |
2011年 | 40篇 |
2010年 | 44篇 |
2009年 | 79篇 |
2008年 | 68篇 |
2007年 | 34篇 |
2006年 | 65篇 |
2005年 | 40篇 |
2004年 | 37篇 |
2003年 | 33篇 |
2002年 | 25篇 |
2001年 | 41篇 |
2000年 | 27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21篇 |
1996年 | 16篇 |
1995年 | 11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4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64年 | 1篇 |
1959年 | 2篇 |
195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192.
193.
对澳大利亚设计规则ADR38/03关于挂车制动系统的试验检测项目进行了介绍,主要对整车项目中的制动反应时间、行车制动兼容性测试、应急制动和行车制动热衰退试验,以及制动控制系统及零部件检测项目的相关试验进行了介绍,阐述了试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为企业进行相关试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4.
195.
结合间歇式活性污泥(SBR)法的特点和优势,对其在食品生产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希望可以为相关污水处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6.
按照美国的经验,汽车家庭占有率达50%,汽车金融将会大有可为。中国日前很多城市正在逼近这个市场节点,发展汽车金融是所有汽车公司必然要做的事情。 相似文献
197.
第2届广州国际商用车展览会将于2014年11月20—23日在广州琶洲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举行。本展会将逢双年举办,力图打造业内权威、特色鲜明、贴近企业和行业需求的商用车展会。 相似文献
198.
为了提高智能汽车的主动安全性,提出3种不同的自动紧急转向避撞跟踪控制方法。首先建立汽车避撞简化模型,对制动、转向及两者相结合的3种不同避撞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其次,为深入研究汽车避撞过程中的实际响应,建立包含转向、制动及悬架3个子系统耦合特性的底盘18自由度统一动力学模型,并进行相关试验验证。随后构建智能汽车自动紧急转向避撞控制框架,对五次多项式参考路径和七次多项式参考路径的横摆角速度和横摆角加速度进行对比分析。接着以线性2自由度转向动力学模型为参考对象,对最优控制四轮转向、最优控制前轮转向、前馈与反馈控制相结合的前轮转向3种不同的跟踪控制系统分别进行设计。最后,以汽车底盘18自由度统一动力学模型为研究对象,对上述3种避撞控制系统进行仿真试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制动避撞相比而言,转向避撞所需的纵向距离有较大降低,随着车速的增加和路面附着系数的越低,效果越明显;七次多项式参考路径比五次多项式参考路径的避撞过渡过程更为平缓,当实际车速与控制器所用车速不一致时,前者避撞性能表现更优;最优四轮转向控制系统在高、低2种不同附着路面都具有较好的避撞效果,最优前轮转向控制系统次之,而前馈与反馈相结合的前轮转向控制系统在低附着路面上则表现出严重的失稳。 相似文献
199.
为了探究局部地形及场地分层因素对地下多点地震动的影响,建立了分层圆弧峡谷模型,并进行了目标场地多点地震动模拟程序的开发和验证。在此基础上,对一跨越该场地的刚构桥进行了考虑多点激励作用下的地震反应分析。具体内容包括:首先,在推导得到SV波入射层状圆弧峡谷地震反应频域解基础上,依据规范谱确定矩阵的峡谷各位置自谱(绝对值),联合自谱和峡谷相干函数得到互谱,进而与自谱共同构造出功率谱矩阵。由此同时体现了峡谷局部场地三大典型物理效应:散射、相干和分层效应,奠定了SV波入射下层状峡谷多点地震动模拟的基础,填补了由于竖向边界条件难以满足而大多受限于SH波入射理论解研究的空白。其次,基于上述结果,编制代码和可视化开发,实现理论方法程序化,并验证其可行性和可靠性。最后,为研究SV波输入下分层和峡谷效应多点激励对结构的影响,针对一峡谷桥梁进行模型建立、修正、多点地震反应计算以及分析比较。结果表明:①分层效应对结构反应影响明显,传统均匀介质的假定所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②采用传统适用于平整场地多点地震动作为激励,会导致与峡谷地形多点地震反应差别明显,且会低估结构反应;③SV波斜入射多点激励下所产生地震动的空间变异性,会使得地震反应计算结果幅值出现明显增大现象。该理论方法、程序开发可供类似工程场地分析参考。 相似文献
200.
保险表见代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苏同江 《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学报》2004,25(1):8-11
保险业务中,有时保险代理人没有得到保险人的授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与投保人或被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的行为,只要投保人或被保险人有理由相信保险代理人有代理权,保险公司应承担责任。表见代理原则的引入,使得保险公司不但对保险代理人在代理权限范围内的行为负法律责任,而且对保险代理人的无权代理也要负责任,即承担有权代理法律后果的一种特殊的无权代理。同样,为了保护保险公司的合法利益,防止表见代理规则的滥用、助长不注重交易安全的风气,也要对适用表见代理的情形作出更加科学规范的界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