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6篇
公路运输   25篇
综合类   42篇
水路运输   19篇
铁路运输   10篇
综合运输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9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在石油开采和输送过程中,合理利用两相混输技术可降低开采费用。由于混输管路流动状态很复杂,还没有经实践检验的精度较高的计算公式,而应用湍流数值模拟计算可合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采用基于局部瞬时特性的拟流体两相湍流模型方程,考虑了相间曳力,虚质量力,升力等相间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对水平管路两相湍流流动包括水-气两相、油-气两相分别进行计算,采用IPSA(多相流流体模拟)计算方法将动量方程及K-ε方程离散成代数方程进行求解,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作了对比分析,得到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52.
从ADMS-EIA模型的开发背景、计算原理和应用情况等方面分析了该模型对于城市道路大气污染扩散分布模拟计算的适用性,并以某城市主干道为案例,利用该模型建模,计算了研究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位置、小时和日均浓度值以及关心点的小时和日均浓度。结果表明,ADMS-EIA模型可以准确的计算出道路交通大气污染源产生的不同时间的污染物浓度分布结果,能满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的要求。  相似文献   
53.
驾驶行为的产生是驾驶员通过对行车环境的感知、判断和决策,通过操控车辆运行形成的,它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其中行车环境自然是主要的方面。通过对大量农村公路条件下的实车驾驶数据进行分析,探究在农村公路行车环境下车辆速度、三轴加速度等运行特征变化的规律,旨在探究行车环境与驾驶行为的相互关系,为提高农村公路行车环境的协调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4.
随着现代交通科技的发展,在公路建设中已有越来越多的软基处理技术在实际工程中得以应用、推广,通过具体工程实例,介绍了盐渍软地基的处理方法和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55.
基于Cyrus-Beck算法及长方体面上点的约束条件,提出光线跟踪中射线与长方体求交测试与运算的高效算法,显改善光线跟踪条件下数控车削加工仿真图形生成速度。该算法具有通用性,适于射线与任意凸多面体的求交测试与运算。  相似文献   
56.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早期横向开裂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结合耒宜高速公路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CRCP路面)试验路的调查结果,分析了CRCP路面早期横向开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混凝土的温缩和于缩作用受到钢筋和地基的约束是造成开裂的主要原因。从而为了解CRCP路面的裂缝成因及合理控制裂缝间距、裂缝宽度和钢筋应力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7.
选取珠海横琴马骝洲西线隧道WK2+600断面为监测断面,对潮汐作用下盾构管片结构上的外荷载进行跟踪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当隧道埋深大于波浪作用下超孔隙水压力的影响深度时,孔隙水压力不受波浪周期的影响,潮汐荷载通过静水压力的形式作用于衬砌结构上;隧道贯通后的水压力低于理论静水压力;对于修建在低渗透性地层中的水下隧道,若外水压力取全水头则结构设计偏向于安全。围岩压力的变化与水位的变化密切相关,并且受波浪周期的影响;隧道外荷载通过土压力波动的形式响应波浪荷载。  相似文献   
58.
针对数控加工仿真依赖昂贵CAD/CAM软件局限性,在网络环境下利用Java Applet,开发出面向三轴联动数控铣床刀轨路轻的仿真系统,可实现数控代码刀轨路径全方位动态仿真.  相似文献   
59.
分析金属切削加工切屑形成过程,计算切屑位置参数,由屑型判别框图确定切屑类型,并完成各类型切屑特征造型,实现切削加工过程中切屑形成过程仿真.  相似文献   
60.
基于微分几何法的机器人最优轨迹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二自由度机器人的轨迹弧长指标视为黎曼度量,在黎曼空间内进行机器人的最佳轨迹规划基于微分几何的方法,求出了具有此种黎曼度量的黎曼曲面上的测地线作为机器人的最佳轨迹,并进行了计算机轨迹仿真,验证了轨迹规划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