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25篇
综合类   38篇
水路运输   19篇
铁路运输   8篇
综合运输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9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81.
研究车削加工直径尺寸形成机理,简化工艺系统尺寸链,得出三瞬心法预测工件加工精度的理论模型;在对工艺系统误差检测与辩识的基础上,实现对虚拟车削加工(一次进刀级)工件的精度预报,其结果与实际加工测量误差可控制在10%以内.  相似文献   
82.
基于虚拟制造的数控车削加工仿真技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针对虚拟制造基层关键技术--数控车削加工仿真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法。实现含有整个数控车削加工环境的全景仿真,可表达几何仿真、加工过程仿真及加工质量仿真,为解决当今切削加工仿真及其运行模式存在问题,提供一条有效新途径。  相似文献   
83.
介绍故障检测机器人技术在动车组故障检测中的应用,研究以机器人技术代替人工进行动车组车底故障检测,解决检修压力过大,检修能力不足的问题,通过采用动车组故障检测机器人减少人为不可控因素对动车组车底故障检测的精度和工作效率的影响。降低对人工检测的依赖,提高动车组检修工作效率、工作质量、检测故障准确率,为动车组车底故障大数据分析提供数据基础。对动车组故障检测机器人的组成及功能、具体设计及柔性结构的实现进行详细的研究和叙述。  相似文献   
84.
提出获得工件廓形的"三瞬心成形法",建立多误差作用下车削加工工件精度预测数理模型,可预测实际加工工件表面变化趋势,可显示工件在任一位置的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85.
李卓  马林立 《船舶》2004,(4):28-31
本文对应用一种非线性PID控制器的船舶航向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利用非线性PID控制器在线整定参数的功能和具有良好鲁棒性的特点,应用于船舶航向控制.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6.
李卓 《上海汽车》2007,(1):44-46
仿生设计作为一种极具特色且应用广泛的设计方法,在电动车这个新的设计领域中必将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87.
专用车的等比油泥模型制作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卓  曾曦  汪文芳 《专用汽车》2008,173(5):51-53
针对专用车的油泥模型制作,介绍了等比例模型的特点,并以一个实际案例为载体讨论了执行程序和技巧,对纸上设计有效转换为工业生产数据模型之可行性进行了探索,为交通工具模型的概念发展和设计提供了有益指导。  相似文献   
88.
基于磁场能量法,给出磁场调制式永磁齿轮(Field Modulated Permanent Magnetic Gear,FMPMG)的齿槽转矩数理模型,进而得出与齿槽转矩相关的结构参数;提出了不同结构参数的优化修型方法,并借助有限元仿真(FEM)验证其有效性;通过仿真结果比对获得FMPMG的最优修型方法,有效减小齿槽转矩,并使FMPMG的动力学特性最优.  相似文献   
89.
李卓  曹校勇  李弘博  李广华 《公路》2022,(5):298-302
为解决公路隧道节能低碳、减少电力资源浪费的问题,针对公路隧道典型场景,以圭噶拉隧道为依托工程,设计了基于LoRa物联网的公路隧道按需照明控制系统。通过对物联网主流通信技术的分析比选,选择了适用于隧道典型场景的低功耗广域物联网技术,并以该技术为基础搭建了按需照明的调光系统。系统通过现场布设的各类传感器采集隧道洞外实时亮度、灯具亮度、交通量等数据,通过LoRa物联网将采集数据上传至主控器,主控器结合照明设计细则的亮度计算方法实时控制隧道内照明亮度,实现精细平滑调光。该系统还增加了车辆感应联动设施,通过检测车辆信息实现车来灯亮、车走灯熄的功能,最大程度地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相似文献   
90.
在现代化汽车工业发展进程中,能源发展形势及发展战略已成为现代化汽车生产模式及社会大众重点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研发和使用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缓解能源短缺的重要举措.详细介绍了新能源汽车技术效能指标体系内容,总结了新能源汽车技术效能指标体系现状,提出了新能源汽车技术效能指标体系构建的方法和优化策略,以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