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4篇
综合类   49篇
水路运输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水飞蓟宾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抗肝纤维化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制备载中药水飞蓟宾(SIL)的固体脂质纳米粒(SLN),并观察其对肝硬化模型大鼠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方法采用高压乳匀法制备SIL-SLN,实验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SIL普通剂型组、SIL-SLN灌胃组和SIL-SLN静脉注射组,比较SIL的SLN剂型与普通剂型的抗肝纤维化作用。结果高压乳匀法制备的SIL-SLN呈圆形,形态规则,粒径为(157±8)nm,Zeta电位为(-35.36±2.68)mV,平均包封率为95.64%,平均SIL含量为1.501 g/L。给药8周后,SIL-SLN灌胃组和SIL-SLN静脉注射组的大鼠肝脏Masson胶原染色图像分析灰度值分别为4.73±1.35和2.26±0.42,与SIL普通剂型组(7.26±1.7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SIL-SLN静脉注射组作用优于SIL-SLN灌胃组(P<0.05)。结论SIL-SLN可显著提高SIL的抗肝纤维化作用,静脉注射作用更强,是一种新型中药靶向制剂。  相似文献   
42.
禁食大鼠胃肠肌电活动和胃动素与熊去氧胆酸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大鼠禁食状态下不同起源的胃肠移行性复合肌电活动 (MMC)的特征异同以及胃动素 (MTL)和熊去氧胆酸 (UDCA)对不同起源MMC的作用。方法  2 4只大鼠被随机分为两组。在胃窦、十二指肠及空肠慢性埋置银丝电极。术后 7d在大鼠清醒、禁食状态下实验。第一组静脉注入合成猪MTL ,第二组给予UDCA灌胃。记录给药前 1h至给药后 2h胃肠肌电活动。结果 实验共观察到 6 8个正常的MMC波形 ,其中 33%起源于胃窦 ,6 7%起源于十二指肠。起源于胃窦的MMC波的周期和Ⅲ期的时程明显长于十二指肠起源的MMC波的相应参数。静脉注射合成猪MTL可引发起源于胃窦的不成熟Ⅲ相波 ,UDCA灌胃可使起源于十二指肠的MMC波周期缩短 ,Ⅲ期时程延长。结论 禁食大鼠MMC波可起源于胃窦和十二指肠 ,不同起源MMC波形特征不同。MTL和UDCA可分别影响禁食状态下不同起源的胃肠肌电活动。  相似文献   
43.
:目的 用Ki Ras的反义寡核苷酸 (ASODN)作用于人胃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 ,为其抑制胃癌生长及其内血管生成进行前期基础研究。方法 MTT法观察Ki RasASODN对两种细胞增殖的影响 ,电镜下观察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及有无凋亡发生。结果 Ki RasASODN可明显抑制人胃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在一定剂量下还可诱发细胞凋亡。结论 Ki RasP2 1在人胃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与凋亡调控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4.
高胆固醇饮食对胆囊结石形成和胆囊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高胆固醇饮食(HCD)能否引起胆囊胆固醇结石和对胆囊运动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用实体解剖、B超观察HCD组、正常对照组的胆囊成石情况;测定两组的胆囊运动功能;用放免法测定空腹及脂肪餐后血浆胆囊收缩素(CCK)水平;用比色法测定胆汁中胆固醇浓度;观察胆囊病理学改变。结果HCD组的胆固醇结石成石率、胆汁胆固醇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HCD组的脂肪餐后CCK水平、胆囊排空功能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HCD组有9例出现胆囊炎症性病理改变;正常对照组仅1例出现黏膜水肿。结论高胆固醇饮食可以造成家兔的胆囊胆固醇结石,成石的原因可能与胆囊运动功能障碍、胆固醇代谢紊乱、血浆CCK水平降低、胆囊炎症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5.
神经营养因子-3对大鼠胃肠肌电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进行人重组神经营养因子 3(rh NT 3)对大鼠胃肠动力及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肌电 (MMC)的影响。方法 在大鼠的胃窦、十二指肠、空肠及结肠处手术埋植银丝电极 5~ 7d后 ,在清醒空腹状态下通过尾静脉注射2 0 μg·kg- 1 的rh NT 3或安慰剂 ,对照分析注射前后各 2h大鼠的胃肠肌电活动变化。结果 rh NT 3对胃窦及小肠处的肌电活动有增强效应 (P <0 .0 5 ) ,但对其MMCs周期无显著影响 ;在横结肠 ,rh NT 3不但可显著增强峰电的频率、振幅及延长峰电周期 ,而且可以使MMCs周期延长 [(2 5± 11)minvs.(19± 6 )min ,P <0 .0 5 ) ];在远端结肠处 ,rh NT 3打断MMC模式 ,引起类似MMCⅢ相的连续的峰电活动 ,持续约 (48± 6 )min。结论 外源性的rh NT 3对大鼠的胃肠肌电活动具有加强作用  相似文献   
46.
经调查发现对电路板进行灌封可有效的提高电路板的可靠性。电路板灌封是指将聚氨酯灌封胶、有机硅灌封胶、环氧树脂灌封胶等一种或多种灌封材料用设备或手工方式灌入电路板,在常温或加热条件下固化成为性能优异的热固性高分子绝缘材料,从而达到防潮保护、防水保护、抗冲击保护、抗振动保护、耐腐蚀保护、绝缘保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47.
目的 观察线粒体途径在脱氧胆酸(deoxycholate,DCA)诱导体外培养的人正常食管黏膜上皮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无血清的角朊细胞培养基体外培养人正常食管黏膜上皮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Rh123和/PI的荧光强度,分析线粒体跨膜电位(△Ψm)的变化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色素c(Cyt.c)、Caspase-3和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的表达及抑制剂对细胞凋亡和Caspase-3活化的影响.结果 食管黏膜上皮细胞用100μmol/L的DCA处理后,PI阴性但Rhl23低染的细胞在对照组为(1.8±0.6)%,48 h为(30.5±1.7)%;用200μmol/L的DCA处理后,PI阴性但Rh123低染的细胞36 h可达(43.1±0.2)%(P<0.05).PI阴性但Rh123低染细胞开始出现,并逐渐增加,DCA诱导细胞凋亡时线粒体跨膜电位下降,表明凋亡细胞在逐渐增多.Cyt.c和活化的Caspase-3的抗体显示,随着线粒体△Ψm的下降,Cyt.c、Caspase-3酶原也被剪切活化,Casapse-3的底物PARP也发生了降解活化.Caspase-3特异性抑制剂DEVD-FMK部分抑制了DCA诱导食管上皮细胞的凋亡,但对线粒体跨膜电位的下降则没有影响.结论 DCA诱导食管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是通过线粒体途径引起的,线粒体、Caspase-3、PARP的活化共同参与了DCA诱导食管黏膜上皮的凋亡过程.  相似文献   
48.
许多大型船舶在靠港时,通过发电机供日常用电,而发电所使用的燃料一般为柴油和重油等。为保护港口环境,需减少船舶靠港时污染物的排放。通过研究船舶岸电装置,在船舶靠港时,采用岸电作为船舶日常供电,可以有效解决船舶污染物的排放,对保护环境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9.
介绍了汽车爪机发电机的设计优化方向和拓展应用,详细说明了爪机发电机优化设计过程,列举出了根据优化设计理论所做的验证性结果。  相似文献   
50.
目的观察5-羟色胺7(5-HT7)受体在便秘及腹泻模型大鼠肠道中的表达差异,探索其对肠道运动的调节作用。方法用冰水灌胃法制备便秘大鼠模型,束缚刺激方法制备腹泻模型并设对照组。观察各组胃肠通过时间、粪便形状,用免疫组化及实时定量PCR法测定各组大鼠肠道组织中5-HT7受体阳性细胞数及基因表达差异。结果便秘组大鼠粪便特征及胃肠通过时间显示胃肠运动迟缓特征;而腹泻组粪便特征及胃肠通过时间显示胃肠运动过速特征。便秘组回肠及结肠组织中5-HT7受体阳性细胞数及基因表达高于对照组(P<0.01),并且结肠组织中高于腹泻组(P<0.01)。结论 5-HT7受体参与结肠平滑肌松弛及结肠移行性复合运动(CMMC)的发生及传播的调节,便秘型大鼠肠道运动紊乱与肠道5-HT7受体表达增高可能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