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1.
董飞 《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4,(26):56-57
前言目前,我国公路建设即将迎来新的黄金发展时期,随之而来的就是公路路面的维修保养问题,这也就是注浆理论研究最近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原因。注浆理论在各个层面的应用现在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尤其是在公路路面的保养维护层面上,如,用来补强加固、修补破损路面、边坡处治、堵水处理、路基路面的病害处治以及特殊路段的路面处理问题等。虽然目前的注浆理论还不能够解决注浆压力设计计算、注压控制及注浆质量的检测问题,但是,相比于其他公路治理理论来说,注浆理论是其中实用性最强的公路工程施工理论。因此,本文将讲述注浆的基本原理,并根据注浆的基本原理具体的描述几种类型的注浆方法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结构安全问题始终贯穿着隧道全寿命周期,是保障交通线路正常通行的关键节点之一。从隧道结构典型病害类型、病害感知、结构安全状态评价与病害整治等方面入手,梳理服役期隧道结构安全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研究结果表明:服役期隧道结构病害主要包括水害、混凝土结构裂损、结构变形超限以及衍生病害;渗漏点的分布与隧道结构的复杂程度有一定关联。隧道病害受周边环境和结构自身共同影响,不同病害之间相互影响、关系密切,在特定情况下互为因果。高清数字图像、激光点云、探地雷达图像均可作为深度学习的训练数据集,病害识别的效果与计算机性能、GPU以及神经网络模型有直接关系,工程中通常借助快速移动平台提高病害的识别效率;依托量子计算的人工智能手段将是隧道病害感知发展的方向。健康监测系统的实施是掌握隧道结构安全状态的重要手段之一,针对其故障率高、成本高、条件要求高的缺点,业内已开展了关于轻量化监测的有关探索。规范中推荐的隧道安全评价方法有单指标评价和综合评价,目前常用的安全评价理论有数十种之多,未来应将相关理论与实际工程应用相结合作为研究的重点。注浆是隧道病害整治的重要手段之一。新技术的应用极大提升了隧道病害整治行业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3.
14.
15.
董飞 《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09,(15):204-205
西宁市某桥梁由邢台路桥公司承建.该标段工程地处新宁盆地中部.地层由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及第三系泥岩组成,地质大部分为风化泥岩。根据工程工期安排.施工现场无法布置要求数量的钻孔机械,桥梁桩基拟采用人工挖孔的施工方案。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做基础.具有机具设备简单,施工操作方便,占用施工场地小.对周围建筑物影响小.施工质量可靠,可全面展开施工,缩短工期,造价低等优点。挖孔灌注桩适用于无地下水或少量地下水.且较密实的土层或风化岩层。 相似文献
16.
地铁盾构区间隧道施工下穿既有综合管廊时,周围土体产生扰动,引起周围土体的变形,会使既有综合管廊产生附加应力和变形,威胁结构安全。为了研究盾构隧道下穿过程中对既有综合管廊的影响,探索不同穿越交角下既有管廊的变形规律,采用三维有限差分法进行模拟,分析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既有综合管廊的沉降变形规律、地基加固对管廊沉降的控制效果及不同下穿交角对既有综合管廊沉降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既有综合管廊在盾构机附近主要产生纵向上的不均匀沉降,随着盾构掘进,沉降逐渐增大,进行地基加固后能够有效减小既有管廊的沉降变形。当下穿交角较小时,既有综合管廊沉降变形增大。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类似工程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董飞 《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4,(20):156-157
施工要点及质量控制
地基处理。首先用平地机整平.然后用振动压路机碾压到压实度不小于90%.然后在地基两侧开挖宽0.5m、深0.5m的排水沟.最后在两侧排水沟间的地基顶面铺筑一层厚5cm的砂浆用于封面。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的规模化发展,多种地下空间的开发、改建方兴未艾。当前城市隧道与地下空间协同建设已成为发展的基本趋势,但同时必须解决协同建设中的安全及效率问题。基于隧道与地下空间开发过程的多种问题,揭示了城市隧道与地下空间协同建设的内涵,提出了城市隧道与地下空间协同建设模式,分别为共建式协同、预留式协同、保护性协同,揭示了各种协同模式的过程及协同目标,开展城市隧道与地下空间协同建设技术研究,为隧道与地下空间协同开发集约化利用和安全控制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9.
20.
城市交通隧道的数量随着经济发展不断增多,隧道结构健康监测系统作为掌握隧道结构安全状态的有效措施也得到一定的发展。地下道路隧道由于投资规模、隧道长度较小等原因,致使结构健康系统较少应用在地下道路隧道中。本文依托园腾路地下道路隧道,采用“半智能化”结构健康监测的方式,降低结构健康系统成本的前提下,对隧道结构健康状态进行必要的监测。同时,对比测缝计、静力水准仪及形状传感器的监测结果,验证了形状传感器在接缝张开量、接缝两侧不均匀沉降的可行性。对城市地下道路等短隧道,降低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智能化程度、应用新型传感器现降低成本,提高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在短隧道的使用率,对于提高管养质量、保障地下道路隧道结构安全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