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0篇
  免费   39篇
公路运输   373篇
综合类   189篇
水路运输   269篇
铁路运输   222篇
综合运输   3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61.
基于现有的实测数据样本,运用双曲线法和指数曲线法对地面沉降进行预测,结合三种不同的工程实例进行验证并对预测结果作对比分析.两种预测方法都能满足工程精度的要求,且双曲线法要比指数曲线法预测精度高.指数曲线预测的结果一般比实测结果要小,双曲线法预测的结果相对较大,预测结果可以为施工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962.
根据现有供电系统和电气设备的具体特点,选择适合的无功补偿方式,减少无功功率的消耗,提高负载的功率因数,改善电压质量,充分发挥电力系统供配电设备的潜能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63.
在单轨交通制式里,道岔是整体移动的,由于重庆单轨交通三号线车辆段未采用CBTC信号系统,为确保单轨列车在车辆段道岔区内安全运行,信号系统在车辆段增添了列车闯红灯防护技术,结合现场信号系统的实际应用情况,对三号线车辆段列车闯红灯防护技术进行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964.
按照铁道部专项整治工作安排,2006年郑州铁路局开展了对既有信号微机监测系统的升级改造工作,主要完成了外电网监测、道岔表示电压监测、64D半自动闭塞线路电压及电流监测、ZPW-2000监测、软件升级等项目升级改造.  相似文献   
965.
<正>小河墓地、楼兰古城、太阳墓这三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区域都位于罗布泊内。这里人迹罕至、沙丘连绵,古河床沟壑纵横,地理地貌复杂多变,存在诸多奥秘,被称为罗布泊"魔鬼三角区",至今没有车辆照此线路完整穿越过,其道路艰难可见一斑。此次我单人单骑进入这片区域,不仅是挑战自己的越野能力,也是去探访那些逝去的传奇……  相似文献   
966.
正浙江文成县立足绿色交通、生态交通和美丽交通的发展理念,全面服务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建起了路径系统、绿化系统、标志识别系统、驿站观景平台等服务设施。"单车骑行自助游是我们在周末、节假日休闲出游、体验慢生活的最佳选择,我们喜欢文成县的交通绿道,在绿水青山中骑行,去拥抱自然、亲近自然是人生一大享受。"温州市民黄堃海夫妇在文成县峃口桥绿道上一边慢慢骑行,一边和记者愉快地攀谈。  相似文献   
967.
968.
铁路车站(场)列车到发与调车作业过程仿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构造车站列车到发和调车作业的仿真模型,并辅以站场数据和联锁模型,在计算机上构造虚拟的车站及列车、机车,车辆,实现铁路中间站和大站车场的基本生产过程的模拟。  相似文献   
969.
970.
为了弥补现有汽车避撞控制策略以及碰撞风险评价指标单一的不足,提出转向和制动协调的主动避撞控制系统。首先规划了五次多项式换道路径,在对其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得到转向临界避撞距离和与目标车道车辆的安全距离约束。其次,考虑道路附着系数和系统延迟的影响,基于制动过程给出制动临界避撞距离,并以纵向行驶安全系数ξ和碰撞时间倒数T-1TC划分安全行驶区域,利用驾驶人实车跟车数据标定稳态跟随/定速巡航区域的阈值。随后,通过转向/制动临界避撞距离的对比给出2种避撞方式的安全收益范围。最后搭建Simulink/CarSim联合仿真模型,并对其进行不同初始条件下的避撞仿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转向操作在制动距离不足时仍是有效的;当主车高速近距离接近静止前车时,主车可以顺利采取转向换道动作,而常规ACC系统在2.5 s处的车间相对距离为-0.76 m,事实上已经发生了碰撞;当相邻车道前车与主车纵向间距不满足换道安全距离约束时,避撞控制系统进入紧急制动模式,最大制动减速度达到-0.8gg为重力加速度),实际最小车间距为5.1 m;通过转向和制动的协调动作,充分发挥了车辆的避撞潜力;ξT-1TC指标的融合,可以更好地评估碰撞风险并实现不同控制模式的转换,在保证行车安全的同时可避免过分制动给乘客造成的紧张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