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9篇
公路运输   34篇
综合类   56篇
铁路运输   12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е�·ӵ���շѿ����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通拥挤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日益严重的交通拥挤是目前我国大中城市面临的普遍问题,并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道路拥挤收费作为一种交通需求管理的有效措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城市道路拥挤收费通过价格机制来实现交通需求管理,控制个体化的机动交通需求,从而使城市交通结构向公共交通转移,以提高城市交通总体的运营效率.本文基于北京市的现状,借鉴伦敦的成功经验,论述了北京市实行道路拥挤收费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2.
美国对车辆速度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7年美国国会准许各州把乡村州际公路某些路段的限速从89 km/h提高到105 km/h,1995年国家公路系统取消了最大限速89 km/h的规定,并把制定限速的权力下放给各个州,1996年32个州对不同的公路都提高了限速标准.通过对比限速前后交通流的变化,研究速度和交通事故的关系,美国提出了管理车辆速度的原因和方法,分析了限速对交通安全的影响,提出了管理车速应该考虑的因素,以及执行限速管理的要点.通过介绍美国管理车辆速度的背景、经验和效果,特别是限速作为速度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为我国的车速管理提供了借鉴方法.  相似文献   
73.
非饱和岩体三场耦合控制方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非饱和岩体对温度场-渗流场-变形场三场耦合作用的响应,采用等效连续介质模型,根据质量守恒方程、线动量平衡方程和能量守恒方程以及相应的物性方程(状态方程和本构方程)推导了非饱和岩体三场耦合控制方程,包括岩体变形场控制方程、地下水渗流场控制方程和岩体温度场控制方程.在推导三场耦合控制方程中,舍弃了局部热平衡假设,而采用热弹塑性本构关系,并考虑了温度梯度对地下水渗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4.
中国信号交叉口中,机非干扰现象十分普遍.本文通过实际调查,以无行人影响的左转饱和车流为基础,通过显著分析方法,量化了行人位置(转弯车流内、外侧与距离)、人数对专用左转车流车速的影响,并根据严重程度将影响划分为4 个等级,同时拟合了各级影响下排队车辆起步后的速度时间变化曲线.研究结果表明:(1)行人距车流距离是显著影响因素,而行人人数不是;(2)车流两侧同时有行人对饱和车流造成的影响,与其中较严重的单侧行人影响情况相同;(3)排队车辆在加速过程中的速度变化曲线呈“S” 型,行人对车流影响越严重,车流加速到饱和流所需时间越长,饱和流车速越低,但不影响速度-时间曲线线型--“S”型.这些结论可为科学的交通管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5.
为了对城市道路安全状况进行客观评价,提取交通事故、客运量和货运量等3个方面共6个指标.收集2001-2008年31个省级区域道路的6个指标,并进行标准化.结合客观数据与专家意见,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指标权重计算.应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评价城市道路安全水平,构建判断矩阵.根据计算结果判断目标城市的道路安全水平状况,为日后的城市交通安全改进提供理论依据.以张家口为例,使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城市道路安全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76.
铁路沿线岩溶塌陷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溶塌陷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每一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塌陷形成的作用。同时因素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以基于主成份分析提出的综合向量替代原有因素向量,消除了影响因素的信息重叠,并体现影响因素的致塌权重,在此基础上,通过马氏距离判别建立岩溶塌陷预测模型。应用结果表明,该预测模型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77.
选取山区高速公路3类代表性的振动减速标线进行了实地交通流检测。对不同检测断面的速度、交通流量等进行了统计分析;对各检测断面小车、大车速度分布的正态性进行了验证,研究了车辆通过3类振动减速标线的速度变化特征;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分别建立了高速公路振动减速标线路段小车、大车的运行速度变化规律模型,并针对模型所反映出的车辆在高速公路振动减速标线路段运行速度呈现先减速、后加速的变化特点,提出设置振动减速标线提醒标志、延长振动减速标线长度及组间距等安全管理建议。结果表明:模型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78.
紧急避险车道在美国山区公路上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紧急避险车道作为道路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应用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我国还没有如何设计紧急避险车道的相关规范与指南。紧急避险车道已经在美国广泛应用了近五十年,其应用实践证明对提高道路交通安全和减少交通事故经济损失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对美国紧急避险车道的起源、界定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紧急避险车道必要性的考虑因素,并介绍了紧急避险车道的组成部分,而且,分别从平面、纵断面、端部以及路床材料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79.
交通标志的重复间距直接影响其实施效果,设置过于密集增加驾驶员的脑力负担,浪费社会资源. 设置过于稀疏,起不到预期的效果.本文从驾驶安全性和驾驶员短期记忆特性两个方面综合考虑公路单义标志的重复设置间距. 采用室内模拟舱实验的方法,选取42名驾驶员,对单义交通标志进行驾驶员短期记忆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建立驾驶员短期记忆衰减指数模型. 根据研究,在认读后的前35s内记忆衰减大于4%,记忆正确性超过50%;在35秒后衰减小于3%,记忆正确率下降为50%以下. 将此结果应用于公路单义标志的重复设置过程,根据驾驶员不同运行速度,定量给出公路单义标志的重复设置间距.  相似文献   
80.
限制速度对交通运行速度影响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二级公路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分析,得出在限速情况下车辆运行速度的分布图;通过分析限速值与运行速度之间的变化关系,利用SPSS建立能够反映限速与运行速度线性互动关系的模型,可为相关研究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