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2篇
  免费   15篇
公路运输   243篇
综合类   150篇
水路运输   150篇
铁路运输   140篇
综合运输   2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该文提出一种在保证控制系统稳定的前提下,能实时跟踪船舶航行环境变化和船舶操纵动态特性变化,以逐步提高自动操纵系统控制性能的实时专家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了此实时专家控制器的有效性,且算法简单,易在线实现。  相似文献   
22.
<正>我国铁路从20世纪90年代逐步开展钢轨打磨工作,在21世纪第一个10年,钢轨打磨技术服务已经呈现出广阔的需求前景,21世纪第二个10年,恰逢中国高速铁路建设快速发展,以京沪高速铁路为代表的钢轨等设备开始进入运维阶段。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长、发展快,所经地区地质、气候复杂,有限的“天窗时间”和打磨作业的特殊性给线路维护带来了巨大挑战。传统运营维护手段越来越捉襟见肘,为适应国内高速铁路的养护需求,我国开始引入钢轨快速打磨技术实施钢轨的打磨运维服务,为国内钢轨打磨技术体系的建设带来全新面貌。  相似文献   
23.
为解决信号交叉口运行效率评价方法偏理论化、实用性不强等问题,以出租车、公交车、驾图(车联网)多源GPS轨迹数据为基础,充分利用车辆减速、停车、加速等连续速度变化特征及位置信息,提出交叉口个体车辆排队长度、通行时间、停车次数等交通参数提取技术.基于此,构建以信号交叉口运行指数为一级指标,车辆平均通行时间,第95%分位排队...  相似文献   
24.
现有普通干线公路桥梁与隧道普遍存在建设年代久远、设计标准低、耐久性不足的情况,如何合理分配有限的养护资金至关重要。从养护管理决策的影响因素入手,分析了传统桥隧养护管理决策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桥隧养护管理科学决策新思路,对管理手段进行改进,使养护管理决策更为科学,实现养护资金的合理分配。  相似文献   
25.
针对高速公路桥梁上交通标志版面设计、设置位置及标志视认性存在的问题,建立了交通标志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构建了高速公路桥上交通标志有效性评价模型。文中以恩黔高速月亮山特大桥为例,对该评价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6.
以热力学计算为基础,重点分析平流层飞艇载荷舱传热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冷板的电子设备冷却方案,综合考虑飞艇载荷舱中电子设备热控系统的需求,研究了冷板在飞艇上升过程中的全高度传热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飞艇载荷舱电子设备热控系统中应用变风量冷板换热系统比定风量系统更具有合理性.针对部分工况下冷板制冷系统会出现制冷量不足的问题,提出了附加二氧化碳开放式制冷的系统优化方案,其作为一个备用及补充系统制冷量的设计进一步提高了冷板制冷系统的适用性.文中所提出的飞艇舱内电子设备热控系统方案及附加二氧化碳开放式制冷的方法为平流层飞艇的整体热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7.
随着高速公路的不断发展,交通信息逐渐呈现多元化,而将这些信息进行整合并对高速公路服务水平进行实时判别,对于后期的交通控制管理及实时高效提供道路信息至关重要.本文考虑了时间、天气、出行日期等多因素的影响,选用车速、密度作为高速公路服务水平评价指标,结合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与聚类分析相关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维数据的高速公路服务水平实时判别模型,以实现对高速公路服务水平的参数预测及实时判别.选用河北省237 360组训练样本数据和6 048组预测样本数据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结果显示,该模型获得了较高的判别精度和较好的预测效果,是一种有效的高速公路服务水平实时判别方法.  相似文献   
28.
为了实现燃机涡轮叶片气冷结构的设计和优化,利用绝热和气热耦合方法开展了气膜冷却效果的数值模拟研究;24核并行求解的方法提高了模型网格数目在107量级时的计算效率;对比分析了绝热和耦合计算方法中气膜冷却的效率和均匀性;利用耦合方法进一步研究了叶片尾缘的冷却方案以及冷气进气压力对冷却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对于涡轮叶片气膜孔、尾缘冷却结构的设计以及冷却气体进气压力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9.
研究目的:在双线隧道盾构掘进过程中,先开挖隧道地层变形会对后开挖隧道地层变形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导致双线隧道盾构掘进完成后地表沉降存在差异性。依托天津地铁某盾构区间隧道掘进工程,基于FLAC3D软件建立隧道掘进过程的有限元模型,从隧道开挖变形、地表沉降的角度分析先挖线路对后挖线路变形特征的影响,验证双线隧道盾构施工导致地表沉降的叠加效应。为保证盾构掘进过程中地表沉降不超标,通过数值模拟分析盾构土仓压力、同步注浆量和出渣量等因素对地表最大沉降量的影响,有效指导盾构隧道施工参数的选择,最后通过现场监测数据验证数值模拟结果的正确性。研究结论:(1)前序次开挖隧道对后序次开挖隧道的隧道拱顶沉降与地表沉降均存在叠加效应影响,后序次开挖隧道的拱顶沉降及地表沉降均略大于前序次隧道的对应沉降值;(2)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实测结果的对比显示,实测地表沉降值相比数值模拟计算值分别高出5. 78 mm、4. 97 mm,隧道的管片沉降实测值与计算值误差均在5%以内,数值模拟计算误差均处于可控范围内,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的正确性;(3)本研究结论在城市地铁盾构(TBM)法施工领域,对地表沉降控制方面的机理研究和实践操作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0.
以北京地铁15号线学院路站为研究背景,通过查阅资料、咨询专家并进行数值模拟等手段,确立了对导洞内土体进行深孔劈裂注浆措施,加固土体并形成隔水层,取代了传统的地面降水,节约了场地,消除了因降水造成地层水土流失而引起周边建(构)筑物的不均匀沉降,也避免了城市地下水资源浪费。将原来柱洞法的6导洞改为8导洞,钻孔灌注桩改为人工挖孔桩,并对车站结构施工工序进行了优化。工程实践表明,修改后的施工方案缩短了工期,提高了施工效率,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