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53篇
综合类   29篇
水路运输   14篇
铁路运输   8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1 摩托车企业应认真实施"国Ⅲ"排放标准 近年来,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截至2007年6月,全国机动车保有量1.528亿辆,其中汽车5350万辆,摩托车8350万辆,若考虑尚未注册的摩托车和所谓的燃油助力车在内,我国摩托车保有量将超过1亿辆.  相似文献   
32.
近年来汽车FOTA技术发展迅速,在新能源、智能辅助驾驶车辆上已步入实际应用阶段,在商用车领域的应用研究也正在积极开展中。本文简要介绍了汽车FOTA流程,重点就商用车FOTA系统开发实践中,整车电控系统中车载终端、中央网关在FOTA流程中关键行为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33.
为满足车身轻量化和耐撞性设计的要求,采用材料替换与结构改进相结合的方法对前端进行优化。基于试验验证的整车正面碰撞模型,建立了铝制前端模型并与钢制设计方案进行了耐撞性对比。为提高铝制前端耐撞性能,设计了不同胞数的多胞构型截面,并在三点弯曲和轴向压溃工况下分析其吸能特性。运用多目标优化方法对多胞前端的结构参数进行寻优。结果表明,优化后的铝制多胞结构能在改善整车耐撞性的同时,显著减轻前端质量。  相似文献   
34.
热管理作为汽车节能、安全和环保的重要技术之一,是当代汽车研究与开发所面临的主要难点之一。当前我国的汽车热管理系统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也没有成熟的热管理系统试验研究平台。本文介绍热管理试验要求,及根据试验结果建立发动机热管理系统瞬态仿真平台。众所周知,发动机工作过程中的有效输出只占燃料燃烧所放出能量的一部分,而其余的能量则随着冷却循环系统和排气系统等从发动机中排出。对发动机的热平衡的研究,就是研究燃料的总发热量转换为有效功和其他各项热损失的分配比例,并从这  相似文献   
35.
本文讨论了高职院校实训室开放的必要性、开放性实训室应具备的条件以及开放的形式,分析了因实训室开放而带来的新问题,进而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36.
汽车倒车控制系统是一种智能电子监控系统。在驾驶员停车或倒车时,检测车辆侧面和后面的障碍物距离并输出方向盘转向提示,当障碍物与车之间的距离超过设定的域值及安全驾驶距离时倒车系统会发出声音报警,提醒驾驶员控制汽车与障碍物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这样一来即使驾驶员视野处于盲区也能使车辆有效躲避障碍物,避免发生碰撞,从而实现安全倒车。  相似文献   
37.
刘欣  杜青  郭津  赵杰 《汽车技术》2006,(5):25-29
利用所建立的评价准则数体系,研究了WMTC测试循环的行驶特征及其与FTP、ECE等排放测试循环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与我国现行的ECEⅡ和即将实行的ECEⅢ测试循环相比,WMTC测试循环怠速比例和稳态工况比例低,瞬态工况比例高,因此对摩托车的排放控制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为满足WMTC测试循环的限值要求,摩托车在速度-加速度平面上各峰值处所对应的工况点,必须以排放最低作为发动机控制策略的目标函数。  相似文献   
38.
黑龙江大桥国民经济评价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龙江大桥为例 ,分析国民经济评价的要点 ,充分论证了项目可行性 ,简化了计算过程 ,降低了不确定因素的隐含风险  相似文献   
39.
快递业务是个新生业务市场,它具有与传统邮政业务(普遍服务业务)不同的业务属性和运作原理,这是显而易见的。作为经济运行中节约交易成本的"业态",普遍服务概念中的传统邮政业务与市场竞争范畴中的快递业务,主要有以下不同:(1)依赖运行的网络设施及其资金来源的性质不同。一个是国有和公共投资形  相似文献   
40.
赵杰 《城市车辆》2006,(6):24-26
1背景作为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的一种新型公交方式,不仅在南美,而且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得到重视,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法国等一些欧洲城市,相继开发改良和建设了不同类型的城市快速公交系统,技术日趋成熟;而在中国的北京、杭州、济南、昆明等一些城市的示范工程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