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7篇
公路运输   30篇
综合类   5篇
水路运输   2篇
铁路运输   1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路面附着系数与行车安全性密切相关。设计了一种基于Freescale S12单片机控制的路面附着系数测试系统。该系统针对路面附着系数测试系统的需求,以滑移率与路面附着系数间的关系为依据,将MC9S12DG128B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对信号采集系统和信号调理单元输出的信号进行相应计算处理,最终将测得的路面附着系教发送至数据显示单元。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路面附着系数测试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测量精度高、实用性强及人机交互功能强等优点,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2.
文章构建车辆的有限元模型,进行正面100%刚性壁障碰撞的模拟仿真,来分析车辆结构的潜在缺陷和合理性,主要内容为:(1)介绍整车中各个铰链以及加速度传感器的建立,对整车各个结构部件进行了连接设置,对整车的接触设置进行了说明,对材料的设置、刚性墙的建立以及控制卡片的导入进行说明。(2)利用Hypermesh和LS-DYNA对模型进行计算,利用HyperView查看输出结果。(3)根据仿真计算的数据,对模型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分析,发现前围板入侵量和B柱右侧加速度的指标偏大,影响了汽车的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33.
34.
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进步,电动商用汽车也走进了人们的生活,然而受电池技术的制约,纯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不能达到理想要求,这对承担一定运输任务的商用汽车的发展产生了较大负面影响。针对国内外电动商用汽车技术现状和需求之间的矛盾,增程式电动商用汽车的开发与研究受到了高度重视。针对增程式电动商用汽车,在Matlab/GUI软件环境下设计了一套动力性和经济性分析平台,可方便地对其动力性和经济性进行分析,直观地展现汽车的设计参数和使用条件对动力性和经济性的影响,从而改进设计,提高汽车性能。  相似文献   
35.
针对前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研究一种基于小波控制器的驱动稳定性控制系统。为提高车辆对开路面的行驶稳定性,根据驱动轮等转矩分配控制策略,提出基于神经网络PID的驱动轮滑移率相近为目标控制策略。针对矢量控制中的电流控制,提出基于离散小波变换的电流控制器。通过CarSim/Simulink建立前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联合仿真平台,进行不同工况整车性能仿真与分析,并基于A&D5435快速原型开发平台进行实车试验。仿真与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小波控制器的驱动控制系统不仅提高了车辆对开路面行驶的稳定性,而且具有更平滑、更快速的转矩响应;对开路面工况下,提出的控制策略左侧、右侧驱动轮速度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最大偏差分别为3.43%和3.56%;等转矩分配控制策略下,左侧、右侧驱动轮速度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最大偏差分别为3.86%和3.25%,表明了试验与仿真的一致性;对开路面仿真工况下,相比于驱动轮等转矩分配控制策略,基于神经网络PID的驱动轮滑移率相近为目标控制策略的车辆峰值质心侧偏角降低了79.57%,侧向跑偏距离降低了73.39%。  相似文献   
36.
史培龙  赵轩  陈子童  余强 《汽车工程》2023,(1):104-111+146
针对长下坡路段行驶的重型载货汽车因驾驶人路况不熟悉而行车制动系统使用不当引发制动器热衰退风险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道路行驶工况辨识的重型载货汽车排气制动系统主动控制策略。考虑到山区路段道路纵向坡度信息难准确获取,且制动踏板动作特征与其他路段存在显著的差异,文中选取时间窗内制动踏板平均开度、持续作用时间和制动踏板作用时间比例分别建立了下坡路段行驶制动工况和其他路面制动工况,利用制动踏板动作与开启排气制动系统的因果关系建立了具有连续时间序列特性隐马尔可夫模型。考虑到时间窗长度对控制效果的影响,文中建立时间窗长度为30、60、90和120 s的4种模型,利用京昆高速雅安-西昌段K25-K174左线和右线试验数据进行离线训练和在线辨识验证。道路试验和仿真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控制策略能够准确辨识车辆行驶工况,能够实现排气制动系统主动控制,降低了对驾驶人的高度依赖,从而提高了重型载货汽车下坡路段行驶安全性。  相似文献   
37.
电池状态估计是电池管理系统的核心技术,对保证电池安全可靠的使用、充分发挥电池的能力、延长使用寿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电池模型是状态估计技术的基础,极大地影响着状态估计的精度和时效。为此,对最常用的电池建模和状态估计方法进行了梳理和总结。首先,对电池模型及其建模方法进行系统概述,主要包括电学特性模型、热模型、电热耦合模型以及老化模型。然后通过对文献的归纳分析,从剩余容量、功能估计、功率预测、健康评估、温度监测和安全保障等角度,对电池荷电状态、健康状态、能量状态、功能状态、功率状态、温度状态和安全状态等估计方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最后,对未来电池状态估计的研究方向和趋势进行展望。研究结果可为电动汽车动力锂电池状态估计朝着先进化、智能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8.
为研究软土地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管道应力状态,结合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南通-甪直)工程实际,采用建筑地基基础规范推荐的公式计算地基沉降,利用ANSYS建立管土相互作用模型,计算管道在不均匀沉降作用下的变形与应力,计算结果与规范允许应力进行对比,评估管道安全性。结果表明,管道所受的应力状态满足GB 50251—2015《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39.
准确高效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异常检测对保障车辆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压变化率的新型动力电池电压异常诊断方法,用于检测电池组中单体电压的异常波动故障。进一步的,引入基于改进Z分数方法的评估系数来对电压异常波动程度进行定量表征。在此基础上,基于实车数据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此外,与常用熵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具有可靠的故障诊断结果和较高的计算效率,实际工程应用价值更高。最后,基于该模型,通过对大量同类型纯电动汽车的电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了该车型电池系统中电压异常风险情况的分布,通过分析隐藏在表面之下的异常,可以为车企动力电池系统或整车的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0.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可控自由度高、响应速度快、底盘线控集成度高、车辆结构紧凑,是实现先进车辆动力学控制技术的最佳平台。线控转向系统、线控驱动/制动系统、线控悬架系统等线控系统,制动防抱死系统、车道保持系统、自适应巡航系统、变道辅助系统等不同等级的辅助驾驶系统的广泛使用,造成车辆底盘控制中出现冗余及冲突。分布式驱动结构形式为多线控系统及线控系统与辅助驾驶系统间的高效、协同控制带来了更大的可能。基于此,从集成控制策略架构、纵-横向动力学集成控制、横-垂向动力学集成控制、纵-垂向动力学集成控制、纵-横-垂向动力学集成控制、容错控制、分布式驱动智能电动汽车底盘动力学集成控制等方面重点阐述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底盘集成控制技术的最新进展。通过对文献分析总结可以看出:基于分层式控制架构的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动力学集成控制是当前研究重点;一体化集成控制目标、高级辅助驾驶系统与底盘控制系统深度融合及个性化集成控制等问题亟待解决。研究成果能为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底盘高性能集成控制技术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